1. 首页 > 人物杂谈

人们对于抑郁症的误解(普通人对抑郁症的误解)

  人们对于抑郁症的误解(普通人对抑郁症的误解)、本站经过数据分析整理出人们对于抑郁症的误解(普通人对抑郁症的误解)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承认,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可怕的抑郁症时代。只要打开媒体,不难发现,关于抑郁症以及抑郁症引发的各种相关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在世界各地的精神病医院和心理诊所,抑郁症的门诊人数也在增加。

  所有这些现象很容易让人觉得,我们这个时代患抑郁症的人数似乎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要高得多。在过去,人们根本不知道抑郁症是什么,但如今,即使对于最普通的人来说,他们对抑郁症的概念也不再陌生。

  人们不仅对抑郁症感兴趣,喜欢谈论这个概念,而且渴望了解抑郁症的本质。

  由于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社会的快速转型,传统价值观的碎片化,抑郁症的发病率确实在上升,人们对抑郁症的兴趣也在增加。

  然而,抑郁症这种精神障碍受到了广泛关注,但也遭到了误解。

  比如你因为工作或者生活中的压力,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快乐,感觉有点抑郁,你也可能有一些食欲或者睡眠问题。周围的人很可能会轻率地告诉你,你得了抑郁症。

  或者那些半生不熟的心理学家可能会马上给你一个轻率的诊断,可能会把你拖进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你的金钱和时间可能会白白浪费。

  有时候,你的亲戚会不经意地告诉你,你可能因为性格内向,不那么心醉神迷而患上了抑郁症。你很可能会因此而变得敏感,脑海中很可能会出现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我抑郁了”。

  要知道,来自朋友、亲戚或心理学家的任何轻率判断都可能给你不好的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对自我概念的负面影响是你想象不到的。

  一旦你脑海中出现“我抑郁了”这样的负面自我暗示,你的自信和潜力可能会受到致命的损害,你成功的希望可能会化为泡影。

  除了半生不熟的心理学家习惯性的夸大诊断和社会上一些人喜欢乱给抑郁症贴标签之外,媒体的推波助澜也是抑郁症概念被误用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媒体非常喜欢用抑郁症这个概念,尤其是一些心理访谈节目或者栏目,经常夸大抑郁症的发病率以及抑郁症与自杀、犯罪之间的因果关系。

  这样,自然会在社会上造成一种“恐惧和压制”的心理。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有的人去找医生治疗,有的医生往往小题大做,捕风捉影一样把问题搞得很严重。这样你很有可能被医生贴上抑郁症的标签,开始漫长的治疗之路。

  那么,为什么抑郁症的概念会被人们如此广泛地误解和误用呢?主要原因是商业利益驱动。

  目前,我国有数百万人持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每年有数十万人报考心理咨询师等认证。全民学心理学不一定是坏事,但是全民学心理学,误用心理学肯定是坏事。

  有人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掀起了文革的热潮,现在中国人又掀起了“心理革命”的热潮。我国心理咨询师的认证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国家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行业的管理还处于非常不规范、不成熟的初级阶段,这必然导致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行业内部的混乱。

  与前一种情况相反,虽然抑郁症已经威胁到一些人的生活质量,甚至一些人的生命安全,但仍然有很多人不承认抑郁症是一种疾病,是一种需要专业治疗的精神障碍。

  他们错误地认为抑郁症是思想问题,或者是性格问题。这种简单肤浅的对抑郁症的认识,比夸大抑郁症的危害更有害,因为这种认识往往会延误抑郁症的最佳治疗时间,使抑郁症长期成为慢性抑郁症,或者病情恶化,甚至导致患者自杀。

  基于以上事实,你必须用自己的头脑系统地了解关于抑郁症的专业知识。这样做的好处不仅能让你寻求正确的治疗方法,还能让你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让你更快地摆脱抑郁,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找到生活的新希望。

  作者简介

  王国荣,心理学家,独立学者,作家,中国整体心理治疗创始人,中国第一个循证心理治疗。曾任《心理学家》杂志首席学术顾问,上海博爱医院高级心理治疗师。他是中国最有影响力和才华的心理学家之一。

  出版有影响的心理学专著十余部,其中《学生心理问题突破性治疗》被北大、清华等数百所高校列为馆藏书籍。《50 种心理治疗与调适方法》获中国大学出版社联盟最受欢迎图书奖,《人生最重要的 10 种关系》被中国文化出版社列为心理学大师系列,《与抑郁症握手言和》获最受欢迎专业图书奖。

  更多关于人们对于抑郁症的误解(普通人对抑郁症的误解)的请关注本站。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gywm/24873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