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人物杂谈

乔布斯用禅改变世界阅读理解(乔布斯看的禅修书)

  乔布斯用禅改变世界阅读理解(乔布斯看的禅修书)、本站经过数据分析整理出乔布斯用禅改变世界阅读理解(乔布斯看的禅修书)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作者:李翔曾任App主编,《详谈》部门主管。

  来源:正和岛

  在《决策参考》的特别邀请下,App主编李翔罕见地分享了一份私人书单。

   01、 《成为乔布斯》

  最近看的一本书。作者是一名资深记者,从1985年开始跟踪采访乔布斯。他写这本书的初衷之一就是乔布斯的公众形象被简化了:大家都记住了这位不厚道的企业家,却忽略了乔布斯本人也在一步步成长。

  在作者看来,乔布斯1985年被苹果开除,1996年重返苹果。这中间的10年往往被忽略,充满了挫折和探索,没有那么多戏剧性和闪光的时刻。然而,那是乔布斯从一个天才企业家成长为大企业家的关键磨炼期。他开始懂得如何激励团队,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处理事情的轻重缓急等等,这些对于一个CEO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说,“他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优势,控制会阻碍他成功的弱点。那些弱点没有消失,也没有被优势取代。只是他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如何控制自己的才能和缺点。也许他控制不了全部,但至少他能控制大部分。”

  给我很大启发的是,伟人不等于完人,但他学会了与自己的弱点共存,不断放大自己的长处。

   [美]中信出版集团布伦特施兰德和里希特泽利,2016年9月

   02、 《创新的起源》

  我最喜欢的作家,马特里德利的新书。我们说的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创新。

  他的核心观点其实在上一本书《自下而上》中就已经展示出来了:

  创新来自自下而上的驱动,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规划。

  创新不是少数天才的灵光一现,而是环境、需求和天才的想法相互作用的结果。

  创新不是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工程再到大规模应用的路径,而是先工程化应用,再倒逼科学进步。

  里面有一些有趣的内容。

  比如,众所周知,欧洲在互联网平台公司的监管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比如GDPR,每当提到反垄断和数据安全就必须提到。但与此同时,欧洲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方面远远落后于美国和中国。

  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不仅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欧洲在生物技术方面也落后于世界上很多国家。原因之一是欧盟真的太擅长监管了。

   [英]马特里德利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6月

   03、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今年重读的书。作者很有野心,希望用“优良品质”的概念来重构西方哲学体系。我理解的所谓“好品质”就是对外在事物的善的追求。没有好的质量,无头苍蝇的高效和实用还会留在人间。

  作者用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好的品质就像火车行驶的铁轨。没有好的品质,再好的设计,再漂亮的列车,再高效的动力系统,列车都会没有方向。质即道,禅,存在于外物,存在于一切职业和场景。

  书中的名句是“佛或耶稣靠电脑和传动的齿轮修行,就像坐在山顶和莲花座上一样舒服”。就像我的身手帮文惠均解决牛一样,“手之触,肩之倚,足之行,膝之立,刀之骤,刀之骤,皆在中。”原因是“我擅长我擅长的,我擅长我擅长的。”

  作者想传达的另一个核心意思其实是,与其寄希望于通过宏大的社会变革和制度设计让世界变得更好,不如从个体的“心、意、手”出发,通过个体的进步和觉醒来改变。这样的提醒,其实在今天也是值得思考和践行的。

  【美】作者罗伯特m波西格重庆出版社2018年7月

   04、 《沟通的方法》

  同事脱不开身的新书。不脱花是公认的沟通高手,考虑周到,体贴对方,并且保证效果,在达到目的的同时又不失尊严。

  比如,不要摘花,说说怎么批评人:首先,你要清楚地知道批评的目的是什么。批评的目的不是批评,而是使对方能够改进。所以批评要讲究场景,讲究方法,讲究效果。

  因此,脱花会暗示:

  第一,最好是个人面试,而不是当众批评人。你都尴尬了,还怎么指望人家上去改。

  第二,在批评人的时候,不要“批评你的内心”,不要批评你的价值观。用美国人的话来说就是“不要评判”,讲事实。否则,你就是在“批评你的心”,你不能指望人们去改变它。

  第三,批判要在最后闭环。简单来说,给一个,两个,三个行动建议,一个时间表。比如这两天你可以这样做,两天后我们再讲,看看效果如何。

  毕竟批评的目的是让人把事情做好。只有有了闭环才能做到这一点,同时也给了你再次赞美对方的机会。

  得到没有花的书,新星出版社,2021年6月

   05、 《致命的自负》

  也是复读的书。重读《兴趣》主要是看哈耶克是如何论证信息/知识的流通和充分性对于建设一个良好社会的重要性的。

  在哈耶克的思想体系中,他把“如何开发和利用有益于人类的知识”作为判断一个社会秩序是否有益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标准。合作生产规模能够不断扩大的好社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这个社会能够很好地利用分布在每个个体头脑中的红色知识。哈耶克称之为“扩展秩序”的形成,而扩展秩序可以使所有人的知识收益最大化。

  作为一名记者,我其实是从哈耶克的话语中寻找自己工作的价值和使命感。因为我的工作是记录人类创造的知识,尤其是新创造的知识。

   [英]哈耶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8月

   06,《详谈》系列

   055-79000是我2020年底开始的项目。目前已经出版了五本书。主角分别是科控股公司创始人、车好多和瓜子二手车创始人、水滴公司创始人、电影《详谈》导演饶晓志、Boss直聘创始人赵鹏。

  我把这个项目叫做知识积累项目。

  首先,它的记者采访方法论是发现和记录这一代人创造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不是该阶层创造的系统的学科知识,而是分散在众多活跃的实践者中,所以需要一个当代的记录者来收集和整理。

  其次,它虽然采用了一种记者的方法论,但更注重知识和经验的收集,更注重创造价值的方法和见解,而不是媒体青睐的吸引眼球的责难和大事件。用比尔盖茨喜欢打的比方来说,一家公司的工厂已经连续安全运营了50年。运营者掌握的知识和正确的做法同样重要,虽然不是耸人听闻的新闻。

  我希望我能做的是一个有长期价值的知识产品。希望它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十年或者几十年后依然能激励和鼓舞人们。

  李想在2021年7月拿到了这本书

  更多关于乔布斯用禅改变世界阅读理解(乔布斯看的禅修书)的请关注本站。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gywm/25021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