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号的航天员_ 航天神舟十一号
4月16日,搭载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了183天,刷新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纪录。至此,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完美收官。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身处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由衷感慨:“我们为中国载人航天成就骄傲自豪!”
欢迎三位英雄回家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后,经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太空出差3人组”身体状况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看到消息,海外侨胞为之欢呼雀跃。
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与北京相隔7个时区。作为中国航天的“粉丝”,欧洲人文与自然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孙大文,叫上全家人一起,熬夜观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的全过程。“看到祖国的航天事业蒸蒸日上,心情无比激动!”孙大文说,“看着指挥大厅里和东风着陆场上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我心绪难平,难以想象背后还有多少无名英雄在密切配合、全力保障此次航天任务。他们殚精竭虑坚守,才铸就了中国航天今日的辉煌。”
神舟十三号返回时,老挝中华总商会常务副会长吴兴华正在当地朋友家中共同庆祝老挝佛历新年。“我一边用手机看直播,一边给老挝的朋友翻译神舟十三号返回的进展情况。令我惊讶的是,其中有两个人竟然知道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这说明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正在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看到老挝朋友眼中流露出的赞叹与羡慕,吴兴华备感自豪。
为期半年的太空生活、维护空间站设施设备、2次出舱活动、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多项在轨试验……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太空工作之余,航天员们也频频出镜:在太空舱内朗读《激流〈总序〉》、在中国农历除夕之夜为全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向祖国和人民报告:神舟十三号乘组感觉良好!
“这半年,最关心航天员们的安全问题:身体是否出现不适、能否正常采集数据、能否顺利完成出舱活动……”塔吉克斯坦华侨华人联合会永久荣誉主席韩东起表示,自己几乎没有错过任何一条关于神舟十三号的新闻,看着他们传回来的消息和画面,心里特别踏实。“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女航天员王亚平。女性的新陈代谢、生理结构与男性差异很大,外太空对于女性的考验尤为严峻。作为身兼女儿、妻子、母亲三重身份的女性航天员,王亚平令人钦佩!”
身为一名食品科学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孙大文格外关注航天员的饮食。“此次航天食品是根据航天员的口味偏好特制的家乡味道,其背后所蕴含的科技含量不容小觑。”孙大文表示:“近年来,随着中国食品工业迅猛发展,我们国家的食品科学研究和食品工业生产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前列。航天食品的标准从让航天员吃得饱,提升到吃得营养、吃得健康。”
点赞中国航天佳绩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航天成绩斐然,已跻身世界航天强国行列。
在非洲生活20余年,肯尼亚中华总商会会长卓武时刻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最新成果。“中国航天成就数不胜数,我印象最深的是2020年6月23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部组网星座发射任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历时26年,共计发射了59颗卫星,终于正式建成了!我们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为用户提供全球覆盖、全天候、全天时的高精度定位与授时服务。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在这个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终于有了核心竞争力!”卓武激动地说:“中国航天事业走过了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路,才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来之不易。”
中国航天成就正不断造福世界。吴兴华所在的公司参与了“老挝一号”卫星项目建设。“该项目由中国‘整星出口’。中国不仅承担设计、制造、发射全过程,还提供商业贷款,助力老挝拥有自己的通信卫星。之后,由中国亚太移动通信卫星有限责任公司与老挝政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运营,为老挝提供卫星电视、卫星通信、转发器三大功能。”吴兴华表示,“老挝一号”成功发射后,老挝民众可接收到的电视频道从原来的20多个增加到接近200个,卫星电视在老挝基本实现全国覆盖,常用观众达到百万级。此外,在“老挝一号”卫星的帮助下,“中老铁路”顺利建成。现在,“老挝一号”卫星已成为老挝的国家名片。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newmarketingcn.com/xinzhishi/48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