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人物

从《离人愁》到《沙漠骆驼》,从蔡健雅到花粥,华语乐坛抄袭为何屡禁不止

从《离人愁》到《沙漠骆驼》,从蔡健雅到花粥,华语乐坛抄袭为何屡禁不止?

华语乐坛在上个世纪就出现了普遍的“汉化”现象,中岛美雪阿姨可以说带火了一大批港台歌手。但和抄袭的区别在于,“汉化”获得了原作者的授权,进行重新作词、编曲,而抄袭是未获得许可的侵权行为。

华语乐坛屡禁不止的抄袭行为,大致有以下原因:

原创能力低,成本高,吃力不讨好

从谱曲到作词到演唱,原创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对创作者自身原创能力要求很高,而愿意沉下心来做原创的音乐人却是少之又少。

做原创时间精力上消耗都很大,这在流行趋势、热点事件瞬息万变的话语乐坛是很容易“掉队”的,等你辛辛苦苦拿出作品,说不定已成明日黄花。

从《离人愁》到《沙漠骆驼》,从蔡健雅到花粥,华语乐坛抄袭为何屡禁不止 - 爱唱歌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重流量轻质量的市场氛围

从XXX到XXX,娱乐圈早就从质量为王变成了流量为王,你可以歌唱不好,舞跳不好,但你能吸粉,能带来流量就好,至于是不是原创,谁在乎呢?

今天,你家爱豆微博转发几京了?

抄袭成本低,对抄袭没有严格定义和惩罚措施

什么样的情况可以被认定为抄袭?相似度达到多少?抄袭小节达到几个?对于这些问题,并没有法律上严格的定义,就算被实锤为抄袭,在抄袭带来的利益面前,相应的惩罚显得太过微不足道

粉丝对抄袭的默许甚至鼓励态度

就如楼上有朋友的回答:本来这首歌已经无人问津,后面别的歌手在唱,唱出对的旋律,而且还让歌曲成为流行,也是一件好事嘛!我觉得不是抄袭,只能说是大家都在唱,谁唱的更好罢了。

这种对待抄袭的默许甚至鼓励态度也是抄袭得以被原谅并一再发生的重要原因。此前《时间煮雨》被爆出抄袭时,就有不少粉丝在云音乐等评论区表示:原唱都没几个人知道,郁可唯把这首歌唱火了,原唱还要感谢抄袭者呢。

第一,抄袭就是抄袭,跟能不能唱得比原唱火没有关系,唱得好不能改变抄袭的事实;第二,抄袭把歌唱火了,是带给原唱名了还是利了,获利的还不是抄袭者?为什么要感谢抄袭者?

最后,借用《武林外传》里白展堂批判“劫富济贫、盗亦有道”时的话,送给乐坛的“孔乙己”们:

从《离人愁》到《沙漠骆驼》,从蔡健雅到花粥,华语乐坛抄袭为何屡禁不止 - 爱唱歌

贼就是贼

其实细想一下,有些歌曲让有些歌手唱,唱不出那个想要呈现出来的感觉,本来这首歌已经无人问津,后面别的歌手在唱,唱出对的旋律,而且还让歌曲成为流行,也是一件好事嘛!我觉得不是抄袭,只能说是大家都在唱,谁唱的更好罢了。

为什么中国的多数流行歌曲都是翻唱日本的?

从《离人愁》到《沙漠骆驼》,从蔡健雅到花粥,华语乐坛抄袭为何屡禁不止 - 爱唱歌

据说,50年代的时候,国内是没有流行歌曲文化的,也没有多少流行歌曲可以流通到国内,60年代-70年代,香港受到英国流行歌曲文化的影响,开始流行一些外语的流行歌曲,但是并没有本地化,原因是香港本身就通用英文;因此那时候也没有开始本土化,也没有影响到大陆的。大陆当时只有民歌,戏曲,不信如果你是80后,90后,你的父母现在5-60岁的情况的话,可以问问父辈,他们从小长大都是听戏曲,民俗歌曲长大的,没有流行歌曲,流行歌曲要到8-90年代才在国内(大陆)流行。

据悉,70年代的时候,日本流行歌曲开始本土化,日本较早的很多流行歌曲也是翻唱欧美的,不过日本很快接受这种趋势,开始原创自己的流行歌曲(也有大量的翻唱欧美流行歌曲出现),而香港接受这种文化的速度当时要比大陆要快,80年代就有大量的日本原创的流行歌曲,在香港开始流行,并且本土化,不过当时当时本土化,大都是粤语。

从《离人愁》到《沙漠骆驼》,从蔡健雅到花粥,华语乐坛抄袭为何屡禁不止 - 爱唱歌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华语流行歌曲已经开始初期发力,港台的流行文化也传入大陆,之后大陆就翻唱香港已经翻唱了的日本歌曲,从粤语被翻唱成了普通话,因此很多90年代炙手可热的流行歌曲,其实都是翻唱的8-90年代的日本流行歌曲。

像港台地区,许多经典的流行歌曲都是翻唱日本流行歌曲的,比如刘若英的《后来》,《很爱很爱你》,张国荣的《恋爱交叉》,《谁令你心痴 》,林忆莲《第一次的约会》,周华健的《让我欢喜让我忧》,等等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都是翻唱的日本流行歌曲,到了2000年之后,周杰伦那波华语流行歌手出现后,大量的原创歌曲才出现据说。

“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中国乐坛弊病可见一斑,都急功近利谁来创作?不创作要成功,通过翻唱无疑是个好办法(不包括单纯因为喜爱而翻唱,但有几个是单纯的?)。加之日本音乐的成熟,翻唱自然而然成风。

整个亚洲流行音乐在日本流行比较早的,流行音乐它是属于通俗唱法,深受年经的喜爱,容易唱,容易听懂,也就是说流行音乐在日本盛世时期,传入中国港台,在中国没有流行音乐的情况下分分效仿,把日本的歌曲乐曲填词,改版重新包装,用本地的语言来唱,让国人的听的懂,自然也有一翻风味。有了翻唱的借鉴才能提高国人的创作能力,学习别人的东西,发扬自家的东西

为什么到本世纪,我们还有许多歌星歌手抄袭和翻唱日本音乐?

因为他们没有才华呀,像陈坤就是啊,他抄袭英国摇滚变色龙的歌呀,还有香港那些明星什么哥哥啊,小虎队呀,陈慧娴啊,陈白强啊,都是抄袭,那也日本歌手的歌,外国人总是嘲笑我们没有才华,抄袭别人的歌曲。这就是beyond乐队为什么去日本,他就是想告诉外国那些人我们中国有自己的原创音乐,

从《离人愁》到《沙漠骆驼》,从蔡健雅到花粥,华语乐坛抄袭为何屡禁不止 - 爱唱歌

普及一下陈百强的原创歌曲,避免一些不了解的人说他是翻唱日本歌走红,他一生35年作曲35首,简单列出传唱率比较高的:《偏偏喜欢你》《等》《梦里人》《喝彩》《眼泪为你流》《盼望的缘分》《凝望》《对酒当歌》《寂寞的感觉》《涟漪》《恋爱预告》《我的故事》《first love》《rocky road》等,在那个以翻唱日本歌的年代他能坚持自己作曲已经难能可贵了。

从《离人愁》到《沙漠骆驼》,从蔡健雅到花粥,华语乐坛抄袭为何屡禁不止 - 爱唱歌

能火能来钱快才是很多人追求的,自己折腾创作还不一定被人接受,还不如拿现成本来就挺好听的歌改编一下说不定更朗朗上口,这方面大张伟老师是天才,唱完歌钱不够再跑几趟综艺节目,说不定又能更火,谁还有闲工夫踏踏实实的搞创作呢。

还有就是很多人只是口头厌恶日本,实际上也存了很多日本影视作品,还是免费下载或者通过交流获取的,听个歌算什么?

因为,中国在传统上就不是一个重视ip的国家,自己的多年的心血,一秒后就被山寨,是让很多人伤心的事情,与其多年的努力被毁,不如抄袭,反正只为挣钱,为啥不挣得轻松些呢?人家买ip的,无论如何不能算抄,至少人家尊重了原创者。抄袭的,完全是抄你不商量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ZaZhi/79384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