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人物

张云雷把流量引入相声行业的意义所在是什么

张云雷把流量引入相声行业的意义所在是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给大家看一下现在的人对传统曲艺已经无知到什么地步了吧,图片来自一个视频截图,张云雷在舞台上表演京韵大鼓,但看看无知的小编怎么说的吧,什么叫自打快板,自敲鼓?

张云雷把流量引入相声行业的意义所在是什么 - 爱唱歌


看过这个图片后不知道那些口口声声喊着,传统曲艺的传承不需要张云雷的喷子们作何感想?不,他们一点都不在乎的,因为他们早已被西方的嘻哈,黑怕什么的洗脑了,把祖宗留下的好东西早就抛弃了,同时遗弃的还有中国传统美德礼,智,仁,信。

在我们这些传统曲艺爱好者眼中小辫儿张云雷无疑是传统曲艺传承的希望,在这网络信息爆发的时代,如果只一味的固守传统,只会被时代遗弃,最后只能导致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消失,中国传统曲艺的传承需要流量,小辫儿将流量带入相声行,扩大了相声,曲艺的受众,可以说是完全益大于弊。

对于那些不满他的人,我想起一句老郭几年前就说过的一句话,在业务上干不过你,就在道德上谴责你。现在小辫儿张云雷无疑就是面对的这种情况,不过一旦坚持过去,相信他以后会越来越好,加油,小辫儿,我支持你!

张云雷与流量之间是互相成就的,至于是谁先选择了谁早已无关紧要,只有结果最重要。张云雷与流量的结合,对于相声界,对于德云社来说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积极意义,值得大书特书一番。

张云雷赋予相声全新的内涵。

相声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定义。

在相声诞生之初,只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和剃头、修脚、变戏法一样。对于艺人来说,就是赚钱的工具;对于观众来说,就是一种娱乐形式,除此以外并没有更特别的意义。

在解放以后,相声的地位变了,从街头茶馆走进了艺术殿堂,其内涵也随之变化。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相声被强行加入了宣传、讽刺、教育、歌颂等新式功能,娱乐的功能大大弱化。

2000年以后,随着郭德纲的大红大紫,相声的娱乐功能被无限放大,而其他功能几近消失,越来越趋近于其诞生时的原始状态。

无论处于哪一个阶段,相声演员一直都有一个朴素的使命,即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传统艺术,但是这一使命从来没有占据主导地位,更多时候只是被作为一个宣传的噱头,用来为演员脸上贴金而已。

可是张云雷不一样,在他的带动下,广大流量圈的女孩开始跟着他学唱京剧、评剧、太平歌词、京韵大鼓等传统艺术,在年轻人中间形成了崇尚传统文化的热潮。在此过程中,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传统艺术这一口号被真正落到了实处,不再是一句空话,这是张云雷对相声行业最大的贡献。

现在郭德纲和张云雷正在进行海外巡演,岳云鹏也即将开启北美巡演;如果说郭德纲和岳云鹏的海外巡演仅限于推广相声这门传统艺术的话,张云雷自带的曲艺传承标签使得其海外巡演的文化内涵比郭德纲和岳云鹏要更为宽广。

综上所述,张云雷是一个真正将相声的“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传统艺术”目标落到实处,并发挥到最大限度的相声演员,在相声史上毕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云雷做大了相声市场

在2017年以前,德云社虽然已很强大,但是小剧场的上座率一直在五成左右徘徊,只能处于勉强维持的阶段,需要郭德纲、岳云鹏等大角儿在商演、综艺和影视剧等领域打拼来贴补小剧场,维持一个400多人团体的正常运转。

郭德纲和郭麒麟一直强调说“相声是虚假繁荣”,因为单纯依靠相声,德云社都难以为继,更何况其他团体呢?

张云雷在2018年大红大紫以后改变了这种尴尬的现状,流量的大量涌入令现在德云社所有小剧场都一票难求,已经不需要通过其他环节赚钱来贴补,只要通过相声本身的收入就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并有可观的利润,这在德云社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当年郭德纲大红大紫时,小剧场也一票难求,甚至加座都能加到台上去,但是那是在郭德纲参加演出的情况下;在郭德纲脱离小剧场以后,上座率直线下滑,并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但是张云雷已经脱离小剧场一年多了,现在不仅是其担任队长的德云八队一票难求,而是整个德云社小剧场全部一票难求。

德云社有肉吃,同行也跟着喝汤。现在大部分相声小剧场的上座率都有很大提升,嘻哈包袱铺、大逗相声、青曲社、相声新势力等各种商演一场接着一场,在客观上都要感谢张云雷将流量带入相声圈;是张云雷让大家都有饭吃。

结语

张云雷一直承受着相声界同行的种种非议,但是在客观上,所有从业者都从张云雷效应中获利,“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是一种非常不正常的情况,相信历史会给予张云雷一个公正的评价。

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

张云雷同学自带流量其实于他本人以及师父郭德纲先生都是始料未及的。。。所以是一场不期而遇来日可期的交集。。。

对于相声界好处

一:成功把年轻人的目光拉回到了相声界。拓展了听众的年龄层次。。。

郭先生德云社的拥趸众多,但是年轻人相对要少很多。。。对于任何一种形式的艺术都需要各种年龄层的观众,靠国家的政策保护只能说明本身岌岌可危了。。。

二:无形中推广了传统曲艺文化。。。

辫儿粉因为热爱自己的角儿,去学习:比如三弦快板京韵大鼓,京剧评剧棒子等等。。。据说某宝上面张云雷同学的周边都成爆款,如他手持的扇子。。。

三:云雷同学气质高洁,温文尔雅。。。一纸折扇于手,旋转间时光静止,胜过千言万语。。。给传统相声注入了一股清流。。。

也是给相声界注入了新鲜血液。。。

四:革命尚未成功,云雷同学仍需努力。。。

毕竟只有27岁,未来可期

五:所有的认真都会有收获

让学习曲艺传统以及传统相声的年轻人看到希望。。。

不张嘴可以吸引人

一张嘴可以影响人

其实不仅仅是相声行业,戏曲行业也同样收益很大。

1.流量进入相声行业,丰富了受众观众的层次、结构。之前是以男性观众为主,基本是老郭的钢丝。

2.让相声进入了娱乐圈,受众更广。对相声的创新更好,与时俱进,更能保持艺术活力。

3.让年轻人更加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德云社至今都是老段子为主演出,几十年历久弥新靠的是传统内核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相交融。

4.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老祖宗留下的各种曲艺形式、各曲种,让这些濒临灭绝的好东西再次走红起来,传统的东西不是不好,是需要有能力的人,通过好的平台来传播。

总之,对文化自信,非遗保护意义深远。

我认为有喜有忧。

1

先说喜的一面。

首先,相声经过九十年代的生死劫,经历了几十年的沉寂,终于可以对着小品说“看看,小品明显干不过相声”了。

八十年代末,随着电视的普及,春节联欢晚会的火爆,相声就开始周下坡路。比起小品多样的服装、复杂的道具、完整的剧情。相声完全处于劣势:服装单调、道具简陋、表演空间受限。

小品在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宋丹丹、范伟这些骨灰级表演艺术家的加持下,佳作频出,火爆异常。打得相声满地找牙。94年春晚小品《打扑克》里,黄宏对着侯耀文说的那句“相声明显干不过小品”噎得相声大师的儿子无言以对。

的确,贵为相声大师的儿子,侯耀文不也站在了小品的舞台上了吗?冯巩舍了相声,连续多年成了春晚小品专业户。牛群干脆转行当上了牛县长。

非主流相声演员郭德纲已经开始北漂,靠写剧本、主持糊口了。

现在,相声演员终于可以在小品演员面前直起腰说话了。

2

其次,相声受众从最早男性为主的“钢丝”,向年轻女孩为主的“德云女孩”、“二奶奶”扩展。终于实现了姜昆努力多年的目标:抓住年轻人的心。

现在的情况是不但抓住了,而且在引导他们。

2005年,郭德纲及德云社横空出世,打响了反击的第一枪,相声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郭德纲的“我”字系列相声,视角独特,包袱密集。为郭德纲圈了一批忠实粉丝。

随着德云社的壮大,岳云鹏、张云雷、张鹤伦、烧饼、孟鹤堂都有了自己的粉丝群体。而且和郭德纲的钢丝不同,出现了“德云女孩”、“二奶奶”这样以年轻女性为主的粉丝群。

尤其以张云雷的“二奶奶”粉丝群最为特别,她们不是那种只会“噫”的传统相声爱好者,她们是举着荧光棒,跟着唱小曲的粉丝。她们把相声专场变成了演唱会,她们让张云雷的单曲《毓贞》,连续6个月排名前十。

“德云女孩”开始追张九龄、王九龙、秦霄贤这些年轻的德云才俊。她们的追星方式完全是围追堵截式的。以至于秦霄贤的搭档都要求大家放过他,让秦霄贤能够早些回家。

在相声最低迷的时候,这样的盛况谁敢想?姜昆努力抓住年轻人的心的目标,终于在德云社实现了。德云社把娱乐圈的流量吸引了过来。改变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不是泡吧,听嘻哈;而是听相声,唱小曲,唱太平歌词。

张云雷让她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还有这么多优秀的东西。古韵古曲可以这样的迷人。这样的结果,恐怕郭德纲都没有想到。

3

再说忧的一面。

我只希望这是杞人忧天。

德云社繁花似锦的背面是,相声本业的踏步不前。郭德纲、岳云鹏已经很久没有再写出好作品了。其他人也差不多。

小曲、太平歌词只是相声里的分支,相声终究还是以逗大家乐为主。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设计好的包袱笑料,才是相声的立身之本。毕竟大家是为了寻找快乐,才走进相声园子的。

粉丝们对张云雷、王九龙、秦霄贤的追捧,似乎更在乎颜值一些。其实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一个行业如果不靠业务吸引观众,而是靠颜值、靠包装,那么这个行业就有危险了。

比如华语流行乐坛,罗大佑、李宗盛、林忆莲、齐秦等一批势力派隐退以后,偶像派的出场就是衰落的开始。直到现在,只有流量、颜值,没有作品,装作有人气。再看看韩流以后,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哈韩?

当然,德云社杀入流量圈纯属意外,郭德纲对此也感到意外。也算是时势造英雄吧。目前,影视圈、流行乐坛被流量圈强占,小品界青黄不接,相对来说,德云社还有些真东西,所有受众就不由自主地往这里汇聚。几十年前,从相声圈流到流行音乐、小品圈的流量又回来了。

只希望德云社和郭德纲保持头脑清醒,过硬的作品和扎实的功力,才是保饭碗的。

没有了这些,所有的浮华都是过眼云烟。流量转一遭,还是会流走的。静下心来,好好创作,用好作品作堤坝。把意外得到的流量,蓄成德云社的大水库,这才是真本事。

注:本文为作者原创,欢迎关注收藏。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ZaZhi/87300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