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美食

年糕的文化背景? 书法的文化背景?

一、年糕的文化背景?

年糕是中国的传统食物,主要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制而成的,做成各种形状、口味咸甜的糕,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

早在辽代,家家就有吃年糕的习俗。到明朝、清朝的时候,年糕已经发展成一种常年的小吃,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年糕在满族中是用于跳神的祭品,满族名叫“飞石黑阿峰”,并有诗一首。

糕名飞石黑阿峰,

味腻如脂色若琮。

香洁定知神受饷,

珍同金菊与芙蓉。

年糕是中国的传统食物,主要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制而成的,做成各种形状、口味咸甜的糕,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

二、书法的文化背景?

中国书法是我们文化的象征,文字诞生来,历经几千年,中国文化主要是书法文化,书法是汉字的载体,书法也包括哲学内涵,汉字的美学,易经,是阴阳,黑白。柔与刚,曲和直,这些都是对弈和辩证法。修身养性。有独特的魅力。任何东西都有发展规律的。法是有一定的规范。

篆书楷书隶书草体,楷书唐代。

诗、书、画、印组成了中国画的悠然意境,几乎每一件传世的书画名品都具备这四种元素。想必有些人对此一定会有疑问,因为印与诗、书、画的结合从元代才开始流行,诗、书与画的结合再早也早不过唐朝。早起的名画就算没有诗和印,也会在后世的鉴赏收藏中被题诗铃印,最后同样诗、书、画、印齐全

三、文化背景的作用?

文化背景是指对人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形成产生影响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们所创造和积累、发展起来的文化彼此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人类文化随着发展出现不同的类型,对人的发展便构成不同的文化背景。

四、浏阳的文化背景?

浏阳,湖南省县级市。

浏阳,地处湖南省东部罗霄山脉北段,境内浏阳河而得名。

浏阳市地方文化氛围浓厚。其中,浏阳文庙祭孔音乐颇具地方特色,名动天下,与山东曲阜孔庙祭孔音乐齐名。

此外,浏阳客家民歌,经典民歌《浏阳河》,年俗,牛马会等地方文化背景浓厚。

五、北京的文化背景?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遗址尚存。又封黄帝之后人于蓟,在今北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

明朝初年,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大都路于洪武元年八月改称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应军事需要划归山东行省。洪武九年,改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驻地。

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是为“行在”(天子行銮驻跸的所在,就称“行在”)且常驻于此,如今的北京也从此得名。

永乐十九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应天府则作为留都称南京。明仁宗、英宗的部分时期,北京还曾一度降为行在,京师复为南京应天府。

扩展资料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六、科威特的文化背景?

科威特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当时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8世纪时统治者巴尼族的酋长萨多姆建立了城镇和港口,并命名为科威特。

自从1938年2月22日发现石油,科威特的石油储量一度占到全球储量的10%。科威特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科威特的已探明石油储量940亿桶,约为世界总储量的10% 。石油、天然气工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科威特的气候不利于农业,几乎全部农产品都需进口。此后,该国开始发展多种经济,减轻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七、章丘的文化背景?

文化源头章丘的西河文化

二、文明序幕章丘的龙山文化

三、神秘古国谭国的历史与文化

四、三相封地春秋三相封邑考略

五、阴阳大家战国哲学家

八、儒学的文化背景?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社会因素非常复杂,与春秋时代的社会变革、鲁国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春秋末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为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经济上“公田”逐渐变为“私田”。

政治上,平民与贵族、奴隶与奴隶主、新兴封建势力与奴隶主贵族以及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矛盾激化了。

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王室衰落,新兴封建势力日益兴起。在思想意识和文化上,“学在官府”的局面被逐渐打破。孔子首倡“有教无类”,广收弟子,宣讲儒家思想,出现了当时影响最大的私学。孔子把西周以来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思想,改造成为以“仁”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儒学,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同时,儒家学派诞生于鲁国,也与鲁国特定的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鲁国是周代开国天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的封地。周公在西周王朝长期执政,这种特殊的政治地位,使鲁国成为了西周时代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另两大文化中心为周王室和商朝的故地宋国)。

春秋时代,鲁国在文化上仍旧保留着最多的周文化传统,以致到春秋末期还享有“周礼尽在鲁”的名声。这种文化传统对孔子影响很大,为他创立早期的儒学思想体系提供了条件。

九、太湖的文化背景?

纵观太湖古代史,三个方面尤为突出。一是丰富的远古遗存,二是深厚的宗教文化,三是骄人的科举业绩。

丰富的远古遗存。太湖县内已经发现的很多处新石器至先秦时代的遗址。仅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就有王家墩文化遗址、吴河遗址、余家墩遗址等多处。这些遗址大多跨越新石器到商周时期。出土的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玉铲,商代的玉璜、玉,春秋时代的玉龙钩、青铜铎,秦瓦当砚和汉昭明镜,等等。玉器、青铜器历来是等级地位的象征。这些精美的玉器、青铜器有力地证明,在太湖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很早就形成了远古的人类集聚地,并且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形态。

十、杨振宁的文化背景?

1922年 出生于安徽合肥

1929年 就读北京清华园内成志小学

1933年 就读北平崇德中学

1938年 插班昆明昆华中学高二

1938年 入西南联大就读

1942年 西南联大研究所毕业

1944年 任教于西南联大附中

1945年 抵美国

1948年 在泰勒指导下转做理论物理,于是年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博士 1949年 进普林斯敦大学研究

1956年 与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

1957年 因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8年 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6年 转赴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创立并主持理论物理研究所

1971年 返回久别的中国大陆

1986年 返国参加中研院院士会议

1994年 荣获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之波维尔(Bower)奖

1996年 获清华、交通两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ZhouKan/75038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