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歌曲

如何培养较好的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要如何鉴赏?

重视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

俄国作曲家格林卡说:“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不过把它变成曲子。”不错,每一个音乐作品,总是会表现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所以,如果要比较深刻的领会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我们就必须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特色。

例如,贝多芬的第三和第五交响曲等英雄性格的作品,是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影响下产生的,反映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暴政的斗争。

如何培养较好的音乐鉴赏能力 - 爱唱歌

展开长图

认识作者的创作个性

每个作曲家由于各自的生活环境、个人素养、经历和艺术趣味不同,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创作个性。

《时代》周刊把迈克尔·杰克逊描述为一个“挽救了唱片业的拯救者,定义了一个年代音乐潮流的作曲人,拥有不可思议双脚的舞者,打破了所有喜好、风格与种族界限的歌手”。他的歌曲或展示梦想、或激发潜能、或揭穿谎言、或痛斥“黑暗”,他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求“平等”的力量。

展开长图

理解作品的标题

器乐作品有标题音乐和无标题音乐之分。曲名或文学标题的作用是在听众早已熟悉文学清洁的基础上,按照特定的轨道推动听众的想象力,帮助他在意识中画完作曲家向他暗示的东西。欣赏音乐标题,必须了解作品的标题内容,但不要过分依靠语言的解说,不要用解说取代对音乐的正常感知,否则就不会得到真正的审美喜悦。

展开长图

熟悉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

所谓音乐语言,就是作曲家创作音曲,也像文学家写小说一样也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音乐语言包括许多要素,级旋律、节奏、节拍、力度、音区、音色、和声等。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各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

如何培养较好的音乐鉴赏能力?

我不是专业的音乐人,但我听音乐是先看歌词,再听旋律,最后听编曲。真正好的音乐是包括词、曲、编曲三种都让人耳目一新的,现在华语乐坛的一些口水歌真的越来越多,像《学猫叫》、《嘴巴嘟嘟》等等。这些歌火的原因在于广大听众对音乐的错误理解,只停留在旋律部分。这些歌曲注定只能火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被世人所遗忘。前者的《小苹果》就是如此。(以上全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音乐,是一门源于生活的艺术

想要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我有以下的几点建议:

兴趣是持续坚持一件事情的前提,在刚刚开始系统化的鉴赏音乐时,先从自己感兴趣的音乐类别入手,寻找与之相近的风格,扩大自己所欣赏音乐的种类,再逐步提升自己鉴赏音乐的深度。

鉴赏音乐并不是一味地只听古典音乐,现在的流行音乐虽然结构较为简单,但是更加平易近人,有的经常听流行音乐的人,在刚刚听到一首新歌的时候,第一句刚刚唱完,他就能反映出接下来的一句大概是什么轮廓,这就是自己的耳朵对于音乐的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在培养这种认知方面,流行音乐远比古典音乐更有效果。

等鉴赏能力有了一定的成长,接触到大量古典音乐以后,你会发现很多流行音乐都有着古典音乐的经典元素,这种探索发现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比如帕赫贝尔的《卡农》的和声进行会经常出现在流行音乐中。)

刚刚接触古典音乐,不要把它想得是一个非常高深莫测的东西。其实,音乐就是表达的生活,每一首音乐都有着背后的故事。

先从知名的音乐作品开始,一边聆听,一边去了解这首作品表达的主要内容、创作背景、作曲家当时的生活状态。你会发现,音乐的画面感会逐步在你面前展开。每一个音符都能变化成具体的画面,将故事演绎出来,仿佛是在看一部电影。

比如《邀舞》,高低音声部完美演绎了一位绅士和一位女士的对话。从一开始男士邀请女士跳舞,一人一句互相交谈,再到高潮部分高低音交织在一起,仿佛两人偏偏起舞。

我坚信先有音乐,再有理论的说法,音乐理论是前人对于好的音乐产生规律的总结。过早的接触理论会让你迅速失去听音乐的乐趣。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archives/78671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