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歌曲

“垃圾”普通话念作“拉几”,闽南语念作“笨所”,客家话叫“踢色”,那您家乡话怎么说呢

“垃圾”普通话念作“拉几”,闽南语念作“笨所”,客家话叫“踢色”,那您家乡话怎么说呢?

闽南话里,“笨所”是“粪素”的读音,不是“垃圾”的读音。尽管有部分闽南人习惯用“粪素”指代“垃圾”。垃圾两字的读音应该是“辣s∧o”。。其实闽南话里的垃圾跟粤语的垃圾读音有点像,他们对应的是“垃圾”两个字的本音(le se乐色)。以前教育不普及,很多人望字生音错读成了(la ji),读成(le se)的反而小众,于是将错就错,把(la ji)收入了字典。

“垃圾”普通话念作“拉几”,闽南语念作“笨所”,客家话叫“踢色”,那您家乡话怎么说呢 - 爱唱歌

“垃圾”这个词,在我地广泛流行,是近三十年来的事。那时,贵州安顺人普遍把不好的东西、就要扔掉或者淘汰被人不齿的事物,叫“渣渣”,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渣渣”被“垃圾”代替。

“渣渣”的原意

家庭扫地,屋面打扫,残留的废物,就是渣渣;学生不要的废纸费书费笔,也叫渣渣;农民清除地里的杂草杂树,丢进火堆里焚烧,也是渣渣。一句话,凡是不能用的东西,就要丢掉的,都可以叫渣渣。

“渣渣”也指人

虐待父母,对父母不闻不问,不管不顾,不忠不孝的孽子,人们表面不说,心里也叫他渣渣;好吃懒做,行为不轨,好赌成性,在村子里偷鸡摸狗的人,大家也视他渣渣;依仗权势和家族势力欺男霸女,强夺强要,横行一方的人,也是渣渣;靠裙带关系,自己却又志大才疏,进入村委,正事不干,不为人民谋福祉,天天想着如何发财的村干部,更是渣渣。

渣渣变成垃圾无所谓,垃圾可以焚毁,垃圾人人们却无法清理。垃圾对人危害不大,垃圾人却害人不浅。愿世界没有垃圾人!

我83年的,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小时候没有垃圾这个词,估计大概得小学高年级甚至初中时94年(早一些或晚一些,我们在农村信息转变会传递的迟一些),有了很多塑料袋,然后书、报纸、电视、新闻上才慢慢有垃圾这个词。我小时候,要不然说灰尘、脏东西。扫地扫出来的树叶、尘土,叫碎沫子。剩饭菜叫恶水。没用的东西还有烂菜叶子等都是直接叫它本来的名字。那时候没有统一的“垃圾”这个词。后来有了这个词,就直接用“垃圾”这个词,没有当地的土话。

“垃圾”一词,的确是推广普通话以后,我们这里才接触它的。在此之前,我们这里类似的叫法有:废物、熬糟、末糟、破烂。

废物,指东西坏到实在无法再利用了,只能处理掉或扔掉。

熬糟,指厨余或粪便等肮脏无用的东西。

末糟,指碎柴树叶碎秸秆尘土等。

破烂,指遭毁坏已经无法再利用的物品。

可见这几个词所指范围互有交集又有区别。

其实,以前真正被扔掉的东西非常少。比如厨余,家家都喂有牛或驴、猪、羊、鸡、猫、狗等牲畜,剩饭菜、刷锅水,都給它们吃掉了。旧衣服,穿烂了补,补丁摞补丁还舍不得扔。孩子的衣服,大孩子穿不上了給小孩子穿。实在穿不成的衣服,拆成布片,制成袼褙,做鞋帮鞋底。鞋子烂得不能再穿了,就当燃料烧掉。废木材碎柴碎叶,能烧火的烧火,不能烧火的扔到粪坑里沤肥。连扫地扫出的土也扔到粪坑里了。至于金属类,连个钉子也舍不得扔,能再利用的存起来,不能利用的卖钱。因此,哪里有什么往外扔的垃圾?当时的人们只有从外面往家拾东西,没有往外扔什么的。每到秋天收了庄稼,秸秆肯定是都要收到家的,连犁耙地翻出来的庄稼根,如谷茬(谷子根)、玉米茬(玉米根)、芝麻根等,都有人拾回去做燃料。树叶飘落时节,勤快人天天起五更去搂树叶,当饲料或肥料。至于拾粪,总有人每天起大早到处转悠拾牲口粪。当时,谁要是从地里回家,空着手,没有拾点什么,就会被人笑话,说他懒,不会过日子。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archives/78810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