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歌曲

西方古典音乐简单历史你知道吗

西方古典音乐简单历史你知道吗?

西方古典音乐简单历史你知道吗 - 爱唱歌


敢于同大主教决裂的莫扎特,带着上天所赐予的对音乐的天赋,从年幼的他到青年的他,不仅在歌剧方面卓有贡献,并且在器乐创作上也卓有成绩。至于贝多芬,他纯粹是一位器乐作曲家,他以革命中的英雄作为作品的主人公,在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自我的情绪,可以说他是一个懂得的将自己情感贴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让众人了解到一个大家的内心世界的人的,同时它也将自己的音乐化作了一只淬火的剑,因此他也被称为革命的古典作曲家。

古典主义的规范化确立了奏鸣曲、弦乐四重奏、协奏曲和交响曲等多乐章体裁和快板乐章奏鸣曲形式。古典风格作品中节奏与配器色彩灵活善变,而不是整乐章划一不变;古典作品中所有声部、甚至于演奏的力度,都由作曲家亲自写出和标明,而不是留给演奏者演奏时即兴处理。至于感情的表达,古典作品由于理性精神的影响,往往比较克制、沉着,而不是狂热的倾诉——从这方面着眼,巴罗克风格全然不同于古典主义,它反而更接近于后来的浪漫主义的精神。

西方古典音乐是西方文明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西方古典音乐作品浩如烟海,而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西方古典音乐难于欣赏,成为一种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化。其实,古典音乐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片段,在我们生活中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霍夫曼曾说,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富浪漫主义——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真正浪漫主义的艺术,因为它的唯一主题就是无限物。音乐向人类揭示了未知的王国,在这个世界中,人类抛弃所有明确的感情,沉浸在无法表达的渴望中。

在欧洲艺术史上有两个重要的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前一个时期包括十八世纪最后的二十多年和十九世纪的前几十年;另一个时期在法国大革命引起的社会和政治变动的影响下,于十九世纪的第二个二十五年中形成。当时的浪漫主义真可为无孔不入,在文学界,建筑界,艺术界等各个领域中都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浪漫主义者。

文库

西方古典音乐简单历史你知道吗 - 爱唱歌



十九世纪的钢琴小品大师有奥地利的舒柏特、波兰的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德国的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以及他们的同代人——在发掘钢琴技术上的可能性与戏剧性方面显示了无穷无尽的独创性。总而言之,短小的抒情形式的出现,作曲家就会认为乐曲的大小不是艺术批评的标准,一首优美的,精心的创作的小型乐曲也能和一部交响乐相媲美。一首完美的诗本身就是很完美的,不用需要有最高度的想象力。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造者将歌词与音乐结合得非常成功,正是由于这些音乐作品,有许多抒情诗才能得以幸存下来。

古典音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不过狭义的范围太小了,所以就从广义的古典音乐历史来看吧。西方古典音乐历史我只研究了150年左右,从1650年到1900年。在这150年间,基本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巴洛克时期的宗教音乐

这个时期,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之后,各类艺术开始兴起,音乐作品开始得到丰富,但由于受到音乐设备、器具的限制,多数人是很难听到音乐的。所以,此时的音乐多属于宗教系列,一般都是西方人在做礼拜、参加宗教活动的时候,才能有空听一听音乐。

而此时的音乐,自然而然,一般是赞颂、讴歌宗教或基督的,此时最著名的音乐就是三大神剧,《弥赛亚》、《创世纪》、《伊利亚》,这三部作品我都听过,用一句流行语:真的是神一般的存在。听的时候真的能感受到耶稣基督的光辉。

西方古典音乐简单历史你知道吗 - 爱唱歌

第二阶段,维也纳古典音乐时期

此时,我们最熟悉的三位音乐家出现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他们是开创了古典音乐并将其推动到了最顶峰,他们三个人的作品基本上涵盖了维也纳古典音乐里最优美、经典的作品,我们现在能听到的“狭义的古典音乐”,基本都是他们三个的。

西方古典音乐简单历史你知道吗 - 爱唱歌

第三阶段,浪漫主义音乐时期

此时,出现了很多优秀的音乐家,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批,比如韦伯、比才、舒曼、柏辽兹等等,一方面是社会更加开放、经济发展后人们物质生活变的丰富,精神追求也更加多元,所以音乐流派、作品等也层出不穷。

另一方面,前两个时期流传下的音乐虽然经典,但后期的音乐家肯定会不然的进行创新。虽然后期很少出现像莫扎特那般天才绝顶的音乐家,但也出现了一批极具音乐天赋的人,也正是他们,推动了西方古典音乐向浪漫主义阶段演变。

西方古典音乐简单历史你知道吗 - 爱唱歌

基本上,第三阶段结束,也就到了1900年,二十世纪前后了。此时,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汽革命)的发生,电子设备开始进入音乐领域,西方古典音乐也发展到了电子音乐的新时期,这也可以归为是古典音乐的新发展,也可以归为是近代或现代音乐。但无论如何,西方古典音乐,余音绕梁,经典不朽。
我是千城,梦想读完1000本书,走过1000座城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archives/78874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