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歌曲

为什么要‘‘春捂,秋冻’’,春天该怎么捂

为什么要‘‘春捂,秋冻’’,春天该怎么捂?

眼看快四月份了,东北的气温仍旧没有丝毫春天的气息。本周二、周三,沈阳的最高温度将达到17℃,可周四的最高气温又要降低到0℃,忽高忽低,就这么任性。

为什么要‘‘春捂,秋冻’’,春天该怎么捂 - 爱唱歌

一方面,春季气温多变,风大、气候干燥;而人体在春季体表腠理随着气温的升高,变得疏松,也就更容易受到风邪及其他寒邪的侵入。

为什么要‘‘春捂,秋冻’’,春天该怎么捂 - 爱唱歌

研究表明,适度的保暖对于感冒和流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所以虽然到了春季,小孩和年老体弱者衣服不要减得过早,免得感冒。所以“春捂”很有必要。

那么,“春”该怎么“捂”?

重点要保护好头颈和双脚。

春季是上呼吸道和过敏性疾病的多发时节,小孩和老人尤其要注意防护。保护好头部和颈部,能够避免感冒、气管炎等疾病的发生或复发。而保护好腿部和足部,也很关键。

为什么要‘‘春捂,秋冻’’,春天该怎么捂 - 爱唱歌

很多爱美的女士早早的穿上了裙装,换上了丝袜,却不知过早地减衣,穿的过薄,会引发关节炎和妇科疾病。所以,春季不忙脱衣,“春捂”得法,就能效减少发病几率。

辽沈名医头条号,用心和您聊健康!

俗话讲:“春不忙减衣”,历来古代的医家都强调“春捂秋冻”。

春捂,护的是初生的阳气。中医认为,春主生发,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体内蕴藏了一冬天的阳气,在春天开始向外生长,但此时的阳气就像一颗刚刚发芽的小幼苗,如果没有保护好冻伤了阳气,就会影响人体这一年的节律。

为什么要‘‘春捂,秋冻’’,春天该怎么捂 - 爱唱歌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刘朝圣提醒,初春气温忽升忽降,人体的调节功能一时难以适应,这时最好不要急于脱下厚衣物,宁可多穿一点,注意防寒保暖,让身体处于一种温暖的状态,以应对春天的生发之气。

但春捂绝不是单纯的穿衣防寒,也是有很多讲究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刘朝圣介绍,科学春捂,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捂对部位,二是捂对时间。

从中医角度来说,春季要注意保护以下四个部位:

1、捂脖子

为什么要‘‘春捂,秋冻’’,春天该怎么捂 - 爱唱歌

春季风大,头颈部容易受风受凉。后颈部的大椎穴、风池穴、风府穴一旦着凉,就容易头疼感冒。早晚出门时可以戴一条围巾,或者穿高领的上衣防风,还可以通过艾灸大椎穴来提升抵抗力。

2、捂肚脐

为什么要‘‘春捂,秋冻’’,春天该怎么捂 - 爱唱歌

肚脐在中医里称神阙穴,做好这里的保暖可以鼓舞脾胃阳气,脾胃又称“后天之本”,人体所需要的精气血都依赖脾胃的运化。所以一些胃部怕冷、平时容易腹泻的人,要格外注意肚脐处的保暖,保护脾胃的阳气。

3、捂后腰

为什么要‘‘春捂,秋冻’’,春天该怎么捂 - 爱唱歌

“腰为肾之府”,而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这就是为什么常感觉后腰暖和了,整个身上都不怕冷了。但如果肾阳虚损,人就会腰膝酸软,怕冷,尿频,容易感到困倦疲惫。因此初春时节要少穿低腰的裤子,做好后腰部的保暖措施。

4、捂脚腕

为什么要‘‘春捂,秋冻’’,春天该怎么捂 - 爱唱歌

脚腕上有个重要的穴位——三阴交,是人体三条阴经汇聚的地方。俗话讲“寒从足起”,脚腕受凉,寒邪就会沿着三条阴经长驱直入,导致痛经、腹泻或腰酸腿疼等问题。再加上脚腕部离心脏较远,血液供应较少,脂肪层也较薄,很容易受寒。所以初春不宜太早脱下长袜,应多注意脚腕部的保暖。

为什么要‘‘春捂,秋冻’’,春天该怎么捂 - 爱唱歌

春捂要注意捂对时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刘朝圣提醒,一般来说,气温回升稳定至15℃-20℃后,也要多捂7天左右,而体弱多病和年长的人需要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逐渐适应。此时穿衣要注意上薄下厚,慢脱衣物,不要减衣过早,才能有效地预防保健。

湖南医聊特约问答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朝圣 崔婧辞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archives/79264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