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歌曲

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和梅艳芳的《夕阳之歌》曲调一样,为什么感觉最红的是陈慧娴的那首

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和梅艳芳的《夕阳之歌》曲调一样,为什么感觉最红的是陈慧娴的那首?

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和梅艳芳的《夕阳之歌》,都是改编自日本歌手近藤真彦的《夕烧けの歌》。不过其实这首歌所改编的华语版本却远远不止这两个版本,比如还有李翊君翻唱的国语版的《风中的承诺》;Blue Jeans翻唱的粤语版的《无聊时候》;张智霖&许秋怡翻唱的粤语版的《梦断》;黄乙玲翻唱的闽南语版的《天知地知》和王识贤翻唱的闽南语版的《老鹰》。

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和梅艳芳的《夕阳之歌》曲调一样,为什么感觉最红的是陈慧娴的那首 - 爱唱歌

当然,最红的两个版本应该还属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和梅艳芳的《夕阳之歌》。而这两首歌发行的时间都差不多,陈慧娴的《千千阙歌》于1989年7月20日发行,梅艳芳的《夕阳之歌》于1989年8月23日发行,仅仅只相隔了一个月的时间,所以这两首歌就注定了要成为竞争对手。

尤其是在1989年第7届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陈慧娴和梅艳芳又上演了一出“千、夕”之争,更是把这两首歌都推上了风口浪尖。两位巨星的粉丝们为谁的歌更受欢迎一点,争得那叫一个不可开交。

不过虽然说最后把“最欢迎女歌手”和“金曲金奖”都颁给了梅艳芳和她的《夕阳之歌》,但事实上当年陈慧娴的《千千阙歌》无论是在专辑销量上,还是在这首歌的传唱度上,都要远胜于《夕阳之歌》的。

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和梅艳芳的《夕阳之歌》曲调一样,为什么感觉最红的是陈慧娴的那首 - 爱唱歌

当然,这并不是说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就比梅艳芳的《夕阳之歌》改编得要好很多。相反,事实上梅艳芳的《夕阳之歌》在改编上,比起《千千阙歌》来可能还要更有深度一点。

“斜阳无限, 无奈只一息间灿烂 ,随云霞渐散 ,逝去的光彩不复还, 迟迟年月, 难耐这一生的变幻 ,如浮云聚散 ,缠结这沧桑的倦颜, 漫长路 ,骤觉光阴退减, 欢欣总短暂未再返 ,哪个看透我梦想是平淡 ,曾遇上几多风雨翻 ,编织我交错梦幻, 曾遇你真心的臂弯, 伴我走过患难, 奔波中心灰意淡, 路上纷扰波折再一弯 ,一天想到归去但已晚……”

《夕阳之歌》这歌词仿佛就是梅艳芳一生的写照,而且这首歌无疑也是她的最爱。2003年,梅艳芳在明知自己已是子宫颈癌晚期,却仍在香港红磡体育馆连开8场演唱会,在最后一场结束之时,她穿着一身米白色的婚纱,就演唱了这首《夕阳之歌》与粉丝们告别。其实,如同歌词里所唱“夕阳无限,无奈只一息间灿烂”,她这应该也是在与她灿烂却短暂的人生在告别吧!


如果说《夕阳之歌》叙述了梅艳芳的人生,那么《千千阙歌》无疑就是唱出了陈慧娴真实的感情。

“徐徐回望, 曾属于彼此的晚上。红红仍是你 赠我的心中艳阳。如流傻泪, 祈望可体恤兼见谅。明晨离别你, 路也许孤单得漫长。一瞬间 ,太多东西要讲,可惜即将在各一方只好深深把这刻尽凝望。来日纵使千千阙歌,飘于远方我路上;来日纵使千千晚星,亮过今晚月亮,都比不起这宵美丽,亦绝不可使我更欣赏……”

1989年8月底到9月初,也就是在《千千阙歌》发行后的一个多月,陈慧娴在香港红磡体育馆接连举办了6场“几时再见演唱会”,然后宣布退出歌坛,远赴美国留学去了。她与她当时的恋人区丁玉,也就此离别,只能隔海相望了。

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和梅艳芳的《夕阳之歌》曲调一样,为什么感觉最红的是陈慧娴的那首 - 爱唱歌

而《千千阙歌》之所以会比《夕阳之歌》红,大概也是因为《千千阙歌》唱的是感情,而《夕阳之歌》唱的是人生吧。毕竟那种悠悠离别情的伤感,大多数人都有体会,很容易产生共鸣。相比之下,《夕阳之歌》的感叹人生就要显得太过沉重了,至少对于年轻人来说应该很难产生共鸣。

所以,两首歌放在一起的话,《千千阙歌》肯定会更受大家欢迎一点。而且,陈慧娴那纯净而清亮的嗓音似乎也更适合《夕烧けの歌》这首歌的曲风一点,她的《千千阙歌》比起梅艳芳的《夕阳之歌》听起来感觉也要更动听、更舒服一点。你们觉得呢?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archives/80385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