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歌曲

陶阳网红歌手

你认为天才和神童存在吗?曾经的“京剧神童”陶阳算是“神童”吗,他现在怎么样了?

谢邀。我的回答如下:

陶阳出生于1997年,从小就十分喜欢京剧。2003年,刚刚只有六岁的陶阳便在大连京剧团少儿班学习京剧,并且在当年12月陶阳就参加首届东三省“老万杯”大赛,仅仅学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获得优秀选手称号。可见,陶阳学习京剧完全是有天赋的。

陶阳网红歌手 - 爱唱歌


我们都知道,京剧不只要有好嗓子,其念、做、打也同样要求很高。网上有一些陶阳小时候的视频,我们能看到他在不满10岁时就已经具备了一个成熟京剧演员的台风,这是很多小孩子甚至是成年人都学不来的。

再说陶阳的唱,陶阳具有着让大多数专业演员羡慕的好嗓子,网友们评价其“祖师爷赏饭吃”。好的嗓子配上好的京剧做派,俨然一副老生名家的样子,当时也是引起京剧界很高的评价和重视。

如果说这些评价不足以让其当得起“京剧神童”的称号,那么其年少时期获得的京剧奖项也足以说明问题,可见下图:

可以说,其10岁以前已经拿奖拿到手软,京剧界的好评也是如潮水一般,更为其带来了很多演出机会。

早期的陶阳可以说是少儿京剧界炙手可热的人物,业内认可,观众喜欢,使其一下子成为了名人。

但是,成名的陶阳也有着他这个年龄的孩子不该有的烦恼。因为名声在外,其开蒙老师和演艺公司便不顾其未来发展,不在其京剧艺术的钻研上下功夫,而是把他当成了赚钱的工具。这也让十几岁的陶阳逐渐成为了人们眼中的“方仲永”,大有江郎才尽的意味。

其实,更多喜欢陶阳的人,倒是希望陶阳在京剧这条路上认真走下去,并且越走越广,这也是京剧人对京剧再次兴盛的一点期望。可自打陶阳沦为赚钱工具,就逐渐不被业界看好了,即使后来其拜入郭德纲门下,舆论仍然一片哗然。

我们都知道郭德纲是德云社当家人,其主业是说相声的,京剧只是其爱好之一。所以陶阳拜入郭德纲门下,似乎有要远离京剧的意思。这就不免让热爱京剧,喜欢陶阳的人扼腕叹息,因为一个京剧的好苗子恐怕要断送了。

令人没想到的是,郭德纲收了陶阳后并没有急于让其演出和学相声,而是将其保护了起来,让其顺利渡过倒仓(变声)期。倒仓期对一个京剧演员可以说至关重要,当年老一辈京剧艺术家,都经历过倒仓的痛苦,可以说很多京剧演员因无法顺利渡过倒仓期而终止了演艺道路,有的改了武行,有的干脆不再吃这碗饭,像程砚秋大师那样,倒仓不顺,却利用独特嗓音成家成角儿的少之又少。

郭德纲收了陶阳后,对其呵护有加,并收为义子,找专业人士帮其渡过倒仓期。即使有一些不得不唱的场合,也尽量帮着陶阳,生怕其嗓子出问题。郭德纲是陶阳能顺利渡过倒仓期的关键人物,其恩情不言而喻。

郭德纲爱护陶阳人所共知,并且也没有逼着陶阳放弃京剧改为相声,相反的却为其组建了麒麟剧社,请了麒派的名家做老师,让其在京剧的道路上肆意发展。

说实话,刚听说陶阳学了麒派的时候,我是不太看好的,因为周信芳的麒派嗓音太特殊,沙哑、苍劲、浑厚、有力,是一般人学不来也模仿不来的。尤其陶阳倒仓前声音比较透亮,硬学麒派,我倒怕他废了好嗓子。

不过,事实证明我多虑了,通过近几次看陶阳的麒派演出,还是很有味道的,而且有渐入佳境的感觉,看来是老师指导有方啊!这也证实了当初麒派名家陈少云老师说过的那句话:“原来周大师也是很有嗓子的,但他小小年纪要顾及家人,又要眷顾团里的人,可以说是生活所迫,拼命编戏、演出,倒仓时因为没有充分休息,嗓子失润,就有了那种沙哑的声音。这其实就没饭吃了,倔强的他愣是把谭派,孙菊仙、“老三麻子”王鸿寿、潘月樵、陈长兴等人的表演再结合自己的特点,创造了唱念做打全能的麒派。”说白了,沙哑不是麒派的唯一特点,学麒派念、做也是精髓。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archives/80923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