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歌曲

粤语歌大部分人听不懂,为什么还都愿意听

粤语歌大部分人听不懂,为什么还都愿意听?

在国内流行音乐中,按非常制评分,最多不能超过五分。由于国内大部分流行歌曲,用通俗的词语来形容,都具有“临时性”,很少创作出高质量的流行音乐作品。在国内音乐大方向上,朝红色革命、民族、美声艺术等领域的音乐研究发展,就是向具有民族艺术特色的音乐发展,而在国内也是因为,大陆是中华民族生存的主体,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宰者,有保持和弘扬民族特色的责任。而粤语歌曲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又在中国音乐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呢,这与香港的历史和回归后国家给予香港的定位,以及地理位置有关。

首先听歌是年轻人,听的是流行音乐。与国内流行音乐相比,粤语流行音乐的出现早,对国内的流行音乐有很大的影响,歌手、作词人、作曲家大多比较国内好。大陆主要唱红歌,不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在80年代中后期,香港极具代表性的歌手张国荣、beyond、张学友、谭咏麟等奉献了很多好听的经典的歌曲,给80年代和90年代留了一笔珍贵的文艺作品。

粤语歌大部分人听不懂,为什么还都愿意听 - 爱唱歌

张国荣的风继续吹很多人听过吧

beyond的海阔天空更不用说了

谭咏麟的再见亦是朋友

其次,国内音乐市场对于音乐作品的商业利益比较重视。我国的流行音乐制作人员良莠不齐,质量较好的作品更少。与香港台湾等地的作词人、作曲家在前三四十年中,许多人可以说是真正把音乐当了艺术,当爱好了,所以才有了中国流行音乐的领头羊。

现在听得粤语歌大多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二○○○年这三十年,可以说是粤语最兴盛、作品质量最好的时期,主占中国音乐市场。不管是爱情还是鼓舞理想,粤语歌涉及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通俗而不低俗,在情歌创作方面,香港人早在80年代就已经认识到了“反情歌”,从而抑制情歌泛滥。但国内在爱情歌曲的创作方面,创作泛滥,品质低俗,爱国与理想方面的歌曲多以民族和艺术的形式创作,不符合年轻一代的口味。在80年代香港鼎盛的黄金时期,比如黄霑,那是有着真正艺术家的造诣的,信手拈来的创作灵感,无论是古风的还是现代的都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品的作品。

据说黄霑为上海滩谱词一个上厕所的时间灵感就来了

上海滩和英雄本色的谱曲

从以上二位就可以看出当时的香港音乐为什么那么流行了,有好的作曲作词家,有好的歌手,有好的环境,成就了香港娱乐事业的80年代的黄金时期。留下了很多好的作品。

现在的年轻人听的少了,但像我们经历过那段黄金时期的过来人。心里是有一番滋味在回味啊!

我是广东人,我从小就听粤语歌唱粤语歌,我也发现身边外省的朋友很多都很喜欢听粤语歌,甚至是听很老的粤语歌,他们无一例外的给我说一个很简单的理由:粤语歌好听。

一首歌大家爱不爱听,能不能为大家所接受,甚至能不能成为经典,除了他的歌词以外,最重要的是他的旋律要好听,而粤语歌正是由于旋律优美而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粤语歌最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起来,然后一直到本世纪初涌现过非常多旋律优美经典的粤语歌曲。而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那二三十年香港乐坛非常的繁荣,各种音乐制作人才济济。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雷颂德、林夕、顾家辉、黄沾之外,不少歌星本身自己也会谱曲,例如许冠杰、黄家驹、谭咏麟等,他们写出来的歌很多旋律也很好听。

那时候不少的粤语歌是直接翻唱欧美和日本的经典的歌曲而来的,这些歌曲的旋律本来就非常好听,翻唱成粤语后加上粤语的加持,自然就非常的受人喜爱了。除了翻唱欧美和日本的经典,也有不少的粤语歌是本土的作曲家做的曲子。

还有一点,粤语跟普通话不一样,他的声调特别多,有9个声调,所以粤语是可以直接用来谱曲的,事实上基本上所有粤语歌都是用粤语谱出来的,一首粤语歌唱出来跟说出来的声调是基本一样的。

所谓音乐无国界,音乐之所以跟语言不一样,就是因为音乐有旋律。一首旋律优美的歌完全可以让全世界不同语言地区的人民都接受,就算听不懂歌词,都会获得大家的喜爱。

所以北方人听粤语歌,就像很多人听英文歌和日文歌一样,也是完全听不懂,但是因为歌的旋律好听,就很多人爱听,有些甚至成为经典。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archives/81385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