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歌曲

开心学国学主题曲

  1. 《弟子规》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

《弟子规》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形式为三字韵语,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

它教育儿童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谨言慎行、信守承诺,多学多问,博爱大众。《弟子规》含有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强孩子的文化修养,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正面的初期的启蒙教育作用。一直以来,文化界对《弟子规》的评价非常的两极化。它的支持者认为这本书是国学经典,是古圣先贤的教诲。反对者则认为,《弟子规》水平低下,宣扬盲目服从,拿来教现代的孩子和成人是有害无利。

我认为,《弟子规》虽然算不上国学经典,但是属于童蒙读物。也就是说,这本书是为古代小朋友学习经典打基础的。在现代,《弟子规》对儿童的初期教育起到积极的启迪作用。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教育儿童,通俗易懂易记,教育儿童怎样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初步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

至于《弟子规》里有一些封建社会的糟粕内容,现代人不能过于苛求,在教授的过程中适当引导就行。待儿童逐步成长并接受进一步教育以后,自然会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

谢谢邀请!关于《弟子规》这个小册子对小编“芒砀赤子”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小编目前的主要就是复兴、推广、传承华夏优秀传统文化,小编与小编的团队也曾免费办过几期国学讲座,其中“芒砀赤子”主讲弟子规》。

今天小编“芒砀赤子”就和大家一起了解《弟子规》这本书。

《弟子规》是一本只有一千来字的小册子。但是儒家思想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的思想,在《弟子规》里有明确的行为规范。那么它的作者是谁呢?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秀才”,名叫李毓秀。他也不是什么名家、大家,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如果是个大人物,我们翻开史书一看就知道。这位李夫子获得的最学位“秀才”。举人没有考上,进士更跟他没关系。他的主要活动干什么呢?大家知道,秀才能干什么?“教书”秀才只能当孩子王,开办私塾。那么他为什么他能写出去“弟子规”呢?这位李夫子学位不高,学历以也不高。但是他用毕业的精力研究《大学》《论语》《中庸》等。我们知道,过去有好多科举失败者,往往在某个领域里是个很棒的人才,李毓秀就是。

后来为了生活他就创办了一个学校,讲学讲的非常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功到什么样呢?他当时讲学的环境非常艰苦,不像现在与地毯、水泥地。当时在他学堂周围都是泥土地。所以他学堂周围、门口都是脚印。这说明什么?说明来听课的人非常多,被人尊称李夫子。

因此我们称“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为清朝早朝的教育家、学者。他根据传统对于蒙童的规范要求,再结合自己的教书经验,写成了一本书,叫“训蒙文”训者教训也,蒙者启蒙也。是启蒙教育孩子的一本好书。那么“弟子规”和“训蒙文”是同一部书吗?“是”。那是因为后来“弟子规”经过另外一人的修订。这个人叫贾存仁,他在“训蒙文”的基础上加以修订,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是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成的,共为五部分。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共用了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四字。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进行了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这样的一部好书,不正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吗?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去诵读《弟子规》,同时用“弟子规”里面的规范对照自己、反思自己。    


开心学国学主题曲 - 爱唱歌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archives/82588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