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歌曲

粤语歌曲乌托邦是什么歌

  1. 近代历史有多少冷知识

近代历史有多少冷知识

以前看书时记住了几个晚清时期的小故事,不知道算不算冷知识。

八国联军凌辱清朝大臣

庚子事变后,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抓住了一些来不及逃跑的王公大臣,那些外国佬对这些大臣们肆意凌辱,比如肃亲王善耆、御使陈壁等人,就被迫去挑大粪、运石头,当时国内外报纸竞相报导;还有身为礼部尚书的怀塔布,是慈禧的姻亲,被洋人罚去拉车,一个洋鬼子坐在车上,不时用鞭子抽打他,怀塔布却回头讪笑道:“老爷别打了。这条路小人一天跑几趟,不会拉错地方的。

庚子事变后,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抓住了一些来不及逃跑的王公大臣,那些外国佬对这些大臣们肆意凌辱,比如肃亲王善耆、御使陈壁等人,就被迫去挑大粪、运石头,当时国内外报纸竞相报导;还有身为礼部尚书的怀塔布,是慈禧的姻亲,被洋人罚去拉车,一个洋鬼子坐在车上,不时用鞭子抽打他,怀塔布却回头讪笑道:“老爷别打了。这条路小人一天跑几趟,不会拉错地方的。

粤语歌曲乌托邦是什么歌 - 爱唱歌

“十字清”

清末宣统初年的时候,社会上流行一首“十字清”歌谣,内容是:“清受天命,十传而亡。”清廷从顺治时期定鼎中原开始算起,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再到宣统,确实是传了十世。此外还有一首拆解“宣统”二字的歌谣:“日宣三德,历算三统。”说“宣”和“统”都暗合“三”这个数字,果然到宣统三年清朝灭亡。(其实细看是很附会的。)

肃顺谦恭汉人

肃顺是咸丰帝去世时遗命辅政的八位顾命大臣之首。此人身为满清贵族,却对汉人非常谦恭,反而对满人甚是暴戾。他曾言道:“咱们旗人浑蛋多,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支笔厉害得很。”所以这人在受贿时,都只受旗人的贿,而不受汉人的;对汉人中的才学之士,往往也多加礼遇罗致,像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都曾得到过他的保举与推荐。他最后在辛酉政变时被慈禧联同恭亲王捕杀,也在于平时太过于得罪满清贵戚,事变时无人相助。

慈禧的几个小段子

1、慈禧准备六十大寿时,翁同龢等大臣上奏,询问能否寿诞从简,节约开支以补充前线军费,慈禧道:“谁要是令我一时不快乐,我就要他一生都不快乐。

2、慈禧曾与恭亲王争辩,慈禧道:“汝事事抗我,汝为谁耶?(你事事都要反对我,你他妈是谁呀?)”恭亲王道:“臣是宣宗(道光帝)第六子。”慈禧道:“我革了你!”恭亲王道:“革了臣的王爵,革不了臣的皇子。”慈禧无言以对。

3、清末有次殿试时,有名叫王国钧的贡生名列前茅,本可拔得头筹,没想到慈禧念了一遍他的名字,眉头皱皱,说了句“好难听。”原来这三个字谐音“亡国君”,不太吉利,引起慈禧不悦,王国钧也因此被抑置三甲,最终一生蹉跎。

曾国藩与《爱民歌》

曾国藩领兵与太平军作战时,曾亲笔写有《爱民歌》,是后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先声。《爱民歌》里写道:“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第三号令要严明,兵勇不许乱出营;走出营来就学坏,总是百姓来受害;……如今百姓更穷困,愿我军士听教训,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计不可欺负他。”

李鸿章杀降与戈登拒绝赏赐

李鸿章率领淮军协同英国人戈登的“常胜军”攻打太平军,围攻苏州,期间采用骗降的手段,轻易拿下了苏州,其后大肆屠杀投降的太平军,据说一共杀了两万多人。在招降时,戈登曾保证过投降者的安全,因此对李鸿章的行为非常不满。有载戈登“深感耻辱和极度伤心”,发誓要消灭李鸿章,曾提着枪去李鸿章军营挑衅。后来李鸿章对他进行安抚,他仍然不满,还拒绝接收朝廷赏赐给他的一万两银子。他曾在朝廷的褒奖令背面写道:“由于攻占苏州后所发生的情况,我不能接受任何标志皇帝陛下赏识的东西。

1,大家知道二战时,犹太人在中国的内东北有个臭名昭著的河豚鱼计划,准备在东北建立一个犹太国。

2. 美国第 10 任总统约翰·泰勒(John Tyler)生于 1870 年,现在他还有两个孙子活着。

3. 玛丽莲·梦露和伊丽莎白女王(二世)是同年生的。

4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愁。这么潇洒霸气的诗,作者是大汉奸汪精卫。

抗战中,国军不抗日抗x,到底是怎样的神操作?

抗日战争中,报纸上始终都没有出现过"抗日"之类的话。

抗日战争初期,我们很难理解,所有的报纸上,一旦谈到日本,一律都要用x或xx代替。比如说1938年8月14日的大公报

标题上很容易看到驱逐xx,自习去看里面,发现每一行都有x,这些叉叉代表的就是日本。、

再看1937年07月31日香港工商日报更骚,直接从头叉到尾,你要看得懂,算我输。

请过路的诸位君子好好数一数,这一篇委座讲话,用了多少个叉叉?

感谢"者也"网友为我们提供的珍贵历史照片。这些只是引子,我们就是想问一句,为什么国民政府控制下的报纸媒体,一定要用xx代替日本,难道他们讨厌日本已经到了不愿意提到他们的名字了吗?

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人们一提到伏地魔,都是用那个人或者某人代替,这里面包含了所有人对伏地魔深入骨髓的恐惧。我猜想,国民政府极其控制下的媒体,大概也是一样的态度吧!

的确,在平型关大捷之前,国军从来没有获得过任何一次战斗的胜利,要么大溃败,要么小溃败。国民政府对日军的恐惧,丝毫不亚于对死神的恐惧。我们翻开从1931年到1941年这抗战十年期间的国军政要的讲话,发现他们很喜欢用"牺牲"代指抗日,然后以"和平"代指头像日寇当汉奸。比如后来当了汉奸的汪精卫曾经有过这样的讲话:

当此最后关头,我们是弱国,我们是弱国国民,我们百无所恃,惟恃这一点以身殉国之精诚,以之自勉!以之共勉!我们如果个个都愿以身殉国,则最后的胜利,必在我们。因为侵略者之所以勇于侵略,无非想占领我们的土地,奴隶我们的人民,使人民为之服役,土地供其利用。如果侵略的结果,所得的只是满地尸骸一片瓦砾,那么侵略有何用处?人人如此,处处如此,侵略者便终于不能不回头了。

这段讲话,发生在1937年7月29日,当时华北抗战正在进行,淞沪会战尚未开始。如果不告诉你这样的历史背景,你几乎可以把这段话放在从1840年到1949年的任何一个反侵略反帝国主义的演讲中但是,这明明是抗日演讲,汪精卫讲了半天,我们愣是没有听到一句"坚决抗日"或"抗战必胜"的话。

也许,公开媒体中从来不提抗日,"恐日症"不是最主要的。因为我们还知道一首有名的抗日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这首抗日诗,是著名抗日英雄吉鸿昌的诗句,可是在报纸上发表时,居然成了"

恨不抗X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日本又被叉掉了。

哦,对了,吉鸿昌将军,因为坚决抗日,被天津的英租界逮捕,宋美龄施展高超的外交才能,花了很多钱贿赂英租界当局,把吉鸿昌引渡回来。然后明正典刑,枪毙掉了。当时枪毙吉鸿昌的罪名,十分奇葩,叫做"违反国策"。

这个国策,十分有名,就是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看起来,委座对于曾经说过的"敢侈言抗日者,杀无赦",绝对不是吓唬人的,是真的杀无赦!

也许普通人口头上会说抗日,但一旦落实纸面,绝对不能使用这样的词句。因为国民政府对新闻审查的严格程度,你一定要作充分的估计。那个坚决抗日的报界大王史量才怎么死的你知道吗?

委座对史量才说,请不要在《申报》等报纸上宣传抗日。史量才不听。委座又说,我有百万军队,你不怕?史量才说,我有百万读者,你怕了吧?

委座确实怕了,于是派出军统特务,光天化日之下,灭了史量才一家,就连秘书和秘书的孩子,也没能幸免遇难。

我只能说,委座比慈禧太后进步了一些。委座的手段,比慈禧抓住沈荩乱棍打死进步多了!他用的是现代化的枪,而慈禧却要用棍子!

委座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不抵抗"思想呢?

一般认为,最早应该出现于1928年的济南惨案,当天晚上,委座就在日记里写下了"不抵抗"的话。二更多历史学家认为西安事变后委座开始了"准备抗战"。可是事实上,仅从报纸上的言论来看,所谓的抵抗日寇,也从来不敢公开说出来。

这种严格报纸审查,允许报纸宣传抗日,却不提抵抗的是谁,不能抗日只能抗x的神操作。大概也只有十分重视纸上谈兵的委座才能想的出来。

所谓纸上谈兵,就是地图开疆,日记抗战。当然抗战中坚持的不落实纸面原则,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做了罪人,但只要不落实在纸面上,就都能洗白,委座真是有先见之明!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archives/82871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