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歌曲

清代处决罪犯为什么到菜市口

清代处决罪犯为什么到菜市口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菜市口?就这三个字,太有名了,搁大华夏咱这地界,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就没有不知道的。

这全赖电视剧的宣传,毕竟搁咱电视剧里边,尤其是满清的电视剧每次到了高潮的时候,那皇帝一准指着人的鼻子:“拉出去斩首!”

一听这斩首,底下一帮子人这就开始议论菜市口。就这知名度和那天天演的九子夺嫡一样的高啊。

那么菜市口是个啥地方呢?

清代处决罪犯为什么到菜市口 - 爱唱歌

多新鲜啊,啥地方?用咱大白话这就是杀人的地方,用官方的话,这就是个出红差的地。哪脑壳抱着红头巾,怀里抱着鬼头刀的刽子手,砍人脑壳,哪是咔咔的,都不带眨眼睛的。

这帮子刽子手,那刀把玩的太好了,您要是给到位了,他能给你来个断头不掉头。

当然当局一定要砍下来的,他这手艺你别管给多少,他也不会露给你。

而且这尸体一准也拉不走,就搁这示众,那脑瓜子也会挂到木头柱子上晒着,一直到当朝者感觉这教训够了,才能拿下来。

哎!这扯远了,咱把话头拉回来聊。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咱老叫这地菜市口,菜市口的,这地难道就是个买菜的?”

呵呵!这家伙您体会到了咱大华夏文字的博大精深了吧,确实,这地就是个买菜的地。

也就是说这地平时买菜,用时这就用来砍人脑壳的。

菜市口的介绍

咱先了解一下这菜市口的原型。其实这地最开始的时候,就是一片荒地,辽的时候这充其量就是个郊外,到了金代的时候这里就成了施仁门里的丁字街。

到了元代的时候,这地叫柴市。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柴市?你不会是整错字了吧!不是菜市口吗?”

没错,到了元代确实是柴市,也就是说这里就是个卖柴火的地,一年四季北京这四九城的人全都到这地来卖那柴火烧。

到了明代的时候,这地就被改成了卖菜的地,这地开始叫菜市街,这到了满清的时候,这地才叫菜市口。

清代一般就喜欢搁这菜市口来砍人。

那么说道这里,咱就回到了题主的问题上了,满清为嘛这么喜欢在菜市口砍人呢?

为什么?

简单,搁过去北京这四九城有这么一个说法:“东富西贵,南贱北贫”。

为嘛会有这么个说法,那会满人统治的时候,就喜欢在重要的城市里边,划一条线,在这线上再建立一道城墙,把个好端端的城市一刀切,切出来的这块,就建立满城。

听这这两字——满城,大家伙就明白,这满城里边居住的全部都是满人,汉人压根就进不去,就算你原来在这地世代居住,他也把你哄出去。

北京城这地虽然没建啥城墙,但人心里的那条线是有的,这南边就成为了咱汉人的聚集地。

而那会汉人穷人也多,地位也低。那么满人为了震慑汉人,所以就搁这南边最为热闹的菜市口,就建立了这么个法场。

目的就是让大家伙瞅着,别干那些个事。

这地一次性最多杀过七十多人,据说是一帮子盗取皇陵的家伙,为砍这帮人光出动维持治安的绿营兵就多达数百人。

后来慈禧最重要的一次政变——辛酉政变,一家伙掀翻了咸丰遗留的八大臣,其中的肃顺,也是在这里执行的。

当时肃顺不服,宁可站在也不跪下,让刽子手生生的打断了双腿才执行的。

咋说呢?这地坏人也杀,好人也没放过,和当朝者是政敌的死的也很多。

后来试图进行维新变法的戊戌六君子,他们也是在这里执行的。

其中戊戌六君子中的刘光第遇难的时候, 这血流入柱,无首的尸体屹立不倒。

当场就把众人惊到了,整个菜市口鸦雀无声,后来还有焚香求祥的。

哎!这事说的心酸啊!

好了接着说。

那么菜市口做为行刑的法场,直到1911年满清彻底玩完,这菜市口的历史使命也得到了终结。

民国的时候,这法场就被转移了,这菜市口就变成了宣外大街最为繁华的商业街。

现在谁能想到这地就是当年的菜市口。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震慑民众,杀一儆百,无过于公开行刑。菜市口身处闹市,清廷当然要在这里处决犯人,号称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明清时代无数仁人志士血溅菜市口,碧血沁入土,菜市口逐步成为刑场的代名词。当然也有很多罪大恶极的江洋大盗或杀人越货的罪犯。可以说既有冤魂枉死的忠良,也有确实该死、天理不容之辈。

清代北京城有九门,菜市口位于宣武门外,人员集中,商业贸易发达,内外城交界之处,店铺繁多,北京的老百姓很多都来此买菜。每年冬至前后,那些被刑部及顺天府等衙门判处死刑、被皇帝亲自勾决的犯人,在天还没有亮前后,牢狱里吃过断头饭,监牢的衙门也开始准备被杀事宜。

一切停当之后,犯人们被戴枷上镣或者五花大绑,押送到囚车上,过断头(魂)桥一带再经迷市,绕一圈后走宣外大街出宣武门到菜市口,沿途就有观看的民众。为了防止出现或突发意外情况,那些监斩官带着大牢的衙役们,骑着高头大马,左右戎装持刀,杀气腾腾。特别是押解的官兵刀出鞘箭上弦,专人鸣锣开道,在气势上煞是森严。

到了菜市口行刑的地方,刽子手提前准备,俗称出红差,身着一身粗麻赤红行头,头裹红头巾,怀里抱的鬼头刀,随时待命。
坐在西鹤年堂店门口岿然不动的监斩官,等到时辰一到,旁边的报时官扯破嗓门,开始大声喊:时辰到了!监斩官这个时候手握朱笔,连连勾画,派人验明正身,宣布朝廷旨意。

犯人此时被由东往西排好,技术娴熟的刽子手也站成一排,听候指令下达,就提刀斩首抬脚蹬尸,犯人的头很快就被砍下来。然后,挂在或插在街中木桩子上示众,震慑那些看热闹的老百姓。大概在中午过后不久,处死犯人的尸体被亲属或官府运走,血迹即被黄土垫盖上。清代光绪初年,有一个菜市口行刑人数最多的盗皇陵案件,皇家震怒,牵连甚广,一次性斩杀了七十多人。

再诸如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肃顺等人,也都是在菜市口刑场最终断送了性命。民国之后,菜市口一带倒有不少临时剃头摊子,颇为讽刺地折射了时代的变迁。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archives/85348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