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歌曲

相声中捧哏的台词是提前对好的,还是临场发挥

相声中捧哏的台词是提前对好的,还是临场发挥

最近看德云社的综艺《德云斗笑社》,我真的是深深的被德云社的那些相声演员给深深的吸引了,他们有趣,幽默并且还有很重的孩子气,实在是太可爱了;在节目中,他们前半段是玩游戏,后半段是讲相声,并且还有淘汰,他们在台上讲相声,郭德纲会在后台点评,通过郭德纲的点评,我也感觉是受益匪浅,涨了不少的见识。

相声中捧哏的台词是提前对好的,还是临场发挥 - 爱唱歌

记得《德云斗笑社》里有这样一段,就是他们穿越的那一场,郭麒麟,栾云平,孟鹤堂是一组的,但是孟鹤堂穿越回来晚了,他们3个人是没有时间对词的,于是只是相互顺了一遍内容的大纲,先是什么再是什么,然后是什么就上台演出了,在台上,内容大纲是不会变得,其中的小细节全靠自己在台上表演临场发挥。

还有像郭德纲于谦这样的相声演员必定是不需要对台词的,大多数都是临场发挥,就比如于大爷喝醉酒那一次,都要上场了还醉酒不醒呢,让烧饼和老四在台上多抻了一个多小时,差点没有愁死啊,等于大爷醒来,酒劲稍微缓一点后,郭德纲和于谦就立刻上台演出了,演出前不省人事,怎么可能会对台词呢?那一场《汾河湾》也成了经典之作。

但是像新手相声演员来说,当他们还没有上台资格的时候,是要在台下不停的锻炼学习,掌握流程,节奏等,这就需要演员熟记台上的内容,另外还要锻炼捧哏和逗哏之间默契饿,这都是需要不断磨合的。

等逗哏和捧哏磨合出默契之后,就不需要一句一句的对台词了,上台前只需要交流一下内容的大纲,就可以上台演出了。相声也是非常考验演员临场发挥能力的,有经验的捧哏可以把逗哏捧得很出色。

首先,相声中捧逗两个的演员之间肯定是有台词的,而且两个人基本上都要对一遍,但是没有哪个相声员在上场之前还要对词,相声学员除外。另外可能在某一次演出中,一个现挂的效果非常好,两个演员就会把这个记下来,在以后的表演中出经常拿出来使,也就是说捧哏演员的台词大段的都是提前对好的,临场发挥的台词不是没有,但也不会太多。

举个例了,我在相声茶馆后台亲眼看到一对相声演员在上场前还有几分钟时才商量说哪个段了,确定下来后两个人去换衣服,在到登台之前两个人就再也没有说过一句关于这个段子的话,上台后此二人表演的行云流水台下观众掌声连连,这就证明这两个演员肯定有许多烂熟于胸的段,肯本用不着对词,确定好说哪个上台就使,不会临阵磨枪,而这些台词也肯定都是固定的。

再拿郭德纲于谦来说,于谦不说是捧哏巨匠,也可以说是捧哏演员中的佼佼者,于谦经常会在演出中说出一句不痛不痒的话来达到非常好的“笑果”,但他是临场发挥的还是固定套路,一般是可以看出来的,如果于谦现挂郭德纲有时会先愣一下,然后再跟着往下说,还有时干脆连自己也被逗乐了,这种情况肯定是于谦当时在台上的神来之笔,而这种精彩的现挂两个人也会把它补充到段子里,再到演出时在这个节骨眼上还会拿出来使,而这时郭德纲就会应对自如了。

其实大部分传统相声的台词都差不多,尤其是入到正活之后,如何能把观众逗乐,这就要看相声演员的个人魅力了,作为观众肯定会希望看到更多的临场发挥也就是现挂,但是这又十分考验相声演员的功力,好在德云社里功力深厚演员不在少数。(dh)

谢邀。

总得有个过程,按照于谦的话说,60-70%都是现挂。但很多刚入行或者现场表演经验不足的,很难做到。为什么郭德纲和于谦这个级别大部分都是现挂呢?

1.业务水平熟练,可以现挂。

2.现场演出,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喂法。

3.真心要背词,每场一模一样,那就成了话剧了。你今天听过,明天不来了,说相声不是演话剧。

逐一阐述

1.业务水平也有个过程。刚开始肯定照着说,后来熟练了,可以脱稿。郭德纲是评书出身,有大量的桥段储备,比如杀人怎么说,形容样貌怎么说,遇到打劫怎么说。相声的主线内容发展到哪里,需要用到什么,有什么包袱,信手拈来,几乎不用想。于谦临场应变快,旁边站个李咏,一样捧,你们可以回去翻翻录像,好像也是东方卫视的节目。于谦就嘱咐李咏,想说什么说什么,我都能接,你说霸气不霸气。郭于这两个人简直天造地设一对,德纲得一于谦好比刘备得一卧龙。但是小演员,没有那么多储备,刚开始还是按照词说,他们上台之前都是要对的。

尤其是新相声,按照行话说叫压场。一个新的相声,要在小剧场里先试试效果,然后反复修改,再成为一个成熟作品。像郭德纲这种水平的,压场也没稿的。马东曾经在节目里说过,郭德纲写相声惊为天人。就眼睁睁看着郭德纲在一个小纸条上写几个主要的点,然后就找于谦简单对下词,就上台去演了。几场磨合下来,调整一下,新相声就出来了。于谦也曾经多次在节目里表示过,没词,就一个小纸条,写了几行字。所以你看他们两的相声,今天的西征梦跟昨天就不一样,但是内容主线是一样的。而小演员,今天昨天一个样。

2.其实每场观众还有不同的喜好,第一个出来开场的演员得要一定水平。他们得要试这场观众的喜好,要看哪些类型的包袱响了,哪些没响,要及时调整,也给后面上次的演员一个准备的时间。所以,完全的背词也不现实。

3.词真的很多,在台上一直说30分钟,靠背,太费脑子,主要还是主线别错了(曹云金和他搭档就错过,只能将错就错,后面内容改成拴娃娃继续说),剩下的都是靠基本功。相声并不要求像话剧一样,你这句错了,后面没法演了。

所有的演员都是有事先写好的台词,相声、小品、影视等都一样。只有一种演员没有或者很少用台词——老油条老江湖,比如郭德纲和于谦。

马三立每段相声都有剧本,都写得很细致,据说连动作及标点符号都会写下来,这是一种职业习惯。舞台经验少的演员更是要依赖台词,所以紧张的时候就会出现背台词的现象。

即使舞台经验丰富的老演员,今天上台要说的段子如果是新创作的,肯定也要多看几遍,甚至要背。上场前都要和搭档对词,保证最佳表演效果。

只有郭德纲敢没稿就上场表演,于谦呢是捧哏,逗哏都没词,捧哏还拿来什么词,随同郭德纲一起上场就是了。

没台词不等于没准备,肯定还是要的,郭德纲自己说了,上场前都会说下主题框架,剩下的细节台词就靠临时发挥了。所以郭德纲在天马行空的说的时候,于谦都要全神贯注的听,随时准备好接话。

郭德纲和于谦很多返场的小段,更是不可能有剧本,基本都是现编的,或之前已经说过了的,或摘自之前某段子的一小段,等等。

这个得分场合吧,更重要的是演员之间的默契程度。像是喜剧人春晚之类的语言节目都得事先对好台词,因为时间有限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结束。但是在小园子小剧场跟商场就不同了,除了该有的包袱和传统段子捧哏该有的台词不能出错,其他就看临场发挥了,这点也很重要,看逗哏捧哏之间的默契程度如何,搭档时间久了,对方一个眼神就知道是什么梗,知道该怎么接。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archives/85356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