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歌曲

李玫瑾教授“不打不骂不说教不走开”的育儿方式有效吗

李玫瑾教授“不打不骂不说教不走开”的育儿方式有效吗

孩子从小在我身边长大,奶奶姥姥也都在身边帮忙,这是大背景。这种方法我用过,在孩子二岁左右的时候,用过大概三四次。他提出不合理要求不被满足的时候就哭闹,我把长辈赶走,谁也不能近身,奶奶姥姥生气都没用。我就看着她哭,中间给她擦个脸,把她放好以防他摔倒,哭了四十多分钟,渐渐变成抽泣,给他水喝,以防他缺水。看他心情平稳就试着说道理,等你说的时候他继续闹,我就不啃声。等待下次机会。最终他心态平稳,但还在抽泣,我就把他抱起来放在怀里给他讲道理,语气坚定。让他看着我的眼睛,这时候他就会道歉了,我告诉他我接受道歉并且我非常爱他,并亲亲他。之后和他一起做游戏。现在我家孩子四岁。你告诉他一些事情他都不会再闹,只是有些东西是他特别喜欢的,我就买给他,但是前提是我会给他布置任务,完成任务才可以。我觉得这个办法特别有效。

我很喜欢李玫瑾教授,很赞同她的很多观点。

打、骂、说教、走开,行得通吗?

孩子从你的“打、骂、说教、走开”这四种反应中,会学到什么?

是不是会学到如下几个技能?

(1)以暴制暴

——当他面对弱小时,他也学着你用武力解决问题;或者,当他长大了,会用武力反抗你。

(2)语言暴力

——你骂他,他骂比他弱小的同学。你骂你的孩子,你的孩子长大当爸妈了,再骂他们的孩子。原生家庭也有镜像神经元,教育模式也会有传承的部分。

(3)唠唠叨叨

(4)冷漠

——当孩子大了,你遇到问题了,孩子也走开?学着你的处理方式来面对问题?

当你发现,这四种方法给孩子带来的长期效果都是糟糕的,你还用吗?

李玫瑾教授“不打不骂不说教不走开”的育儿方式有效吗 - 爱唱歌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

这四种方法,可能短期内有效。

“打、骂、说教、走开”,当你这样对待孩子时,孩子有可能会因为恐惧和害怕而不去做那件事,但一旦他长大了,有反抗的力量之时,你的“打、骂、说教、走开”,对他还会有效果吗?

一旦想明白这些,你就是时候学一学其他更有效更科学的育儿方法了!

比如李玫瑾教授建议的方法,比如正面管教。

有道理,但并不实用!或者说对于大多数爸妈不实用!因为这对爸妈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甚至是生活经济要求都非常高!

对于每个爸妈,其实都希望能做到整个育儿过程“不打不骂不说教不走开”,都希望能够坚持科学、健康的育儿方法。但,真的经历了之后,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很难!每个爸妈的素质和能力都不同,对于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认知和角度都不一样,所以做法很难统一。

李玫瑾教授作为知名的心理学教授,她的很多育儿理论很接地气,但正确的理论,并不代表一定实用!

试问,有几个父母在整个育儿过程中能做到不打骂,不说教?我自己也在做科学育儿的工作,也会通过很多育儿的案例和细节,把理论放到实际当中去。通过一点一点的细节性调整,让理论更有说服力,让实践更具有科学性。

但,即便这样,很多爸妈的回复评论,依然是,太难了,太难了!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让父母几乎很难把身心打理的干干净净的状态去带孩子。

前段时间网上比较火的“佛系妈妈”,其实也是从侧面在证实“不打不骂不说教不走开”的理论的实用性和正确性。但扪心自问,又有几个妈妈能做到“佛系妈妈”呢?

就像那个笑话一样:
有个妈妈去医院检查,和大夫说“我最近心脏不舒服”。
老大夫看了看日历,又看了看这个宝妈的年龄,“孩子最近是不是快考试了?”
问的宝妈一愣,“是啊,孩子马上要期中考试了。可是这跟我心脏不舒服有什么关系呢?”
老大夫笑了笑“孩子考试前,很多家长都会有心脏不舒服的症状。没关系,孩子考完试以后,你如果心脏还不舒服再过来检查检查。”

这个笑话其实并不一定只是个笑话。

如果爸妈能在育儿的整个过程,可以用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孩子,去理解和尊重孩子。那你会逐渐接近“不打骂不说教不走开”的境界。

育儿,不是简单的做点吃的,让孩子少生病。而是要掌握系统的、更多的、正确的科学育儿理念,并坚持实践。把理论落地,这也是科学育儿的精髓!

我是多宝妈,国家健康管理师。专注健康育儿、实用育儿知识分享。欢迎关注、点赞、分享!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archives/85496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