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歌曲

还记得曾经那幢让你一生难忘的老房子吗

还记得曾经那幢让你一生难忘的老房子吗

光阴老去,你依然在我心中

还记得曾经那幢让你一生难忘的老房子吗 - 爱唱歌

老屋,曾是我的父母当年结婚的新房,土坯墙,白灰抹面抹墙,共有四间。它整齐又干净,气派又崭新。

据说,四十多年前,人们的日子还很贫困,建老屋的时候,村子里有很多人来帮忙,只为了混个肚饱。人手众多,老屋很快就建好了,真是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啊!

老屋建好后,就到了父母结婚的日子。贫困时期,粮食紧缺,家里准备了玉米和小麦混合做成的面条,人们吃得心满意足,婚事办得喜气洋洋。

虽然,爸妈连张结婚照都没拍。结婚那天,爸爸穿的外套都是借同学的。但是,有新房足矣。

春风吹拂,夏雨涤荡,秋叶飘零,冬雪覆盖,老屋渐渐失去新颜。

后来,我和弟弟妹妹相继在老屋出生,长大,老屋里装着全家的愁苦也承载着全家的幸福。

十几个春秋消逝,父母渐渐步入中年,新房变成老屋。

门面上的白灰与墙体剥离,土胚墙渐渐裸露在外。天长日久,屋内白灰墙壁已经变成灰色,有的地方甚至变黑,墙壁上还有很多我们姐弟用铅笔画上去的弯弯曲曲的黑色笔迹。

村子里很多人家开始重建新房,新砖钢筋水泥,高高的墙,大大的红色或黑色的门,气派得很。

眼看别人家都起了新房,爸妈的心也开始急了。于是,又开始筹备建新屋。

新屋建成,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搬离老屋。后来,爸爸将院子连同老屋一起给了叔叔,原因是叔叔家有两个儿子,将来娶媳妇需要两座院子。

虽说我们已经住进新屋,不再需要老屋,但是我们的童年都是在老屋度过,有着很深的感情,提起不免心里有几分失落。仿佛将心爱之物不得已予人。

叔叔家两个儿子长大后也在外地上学工作,娶媳妇后也买了楼房,老屋像年迈的老人,没有机会发挥余热。

从此,老屋便开始孤独终老,阴晴雨雪,风吹日晒,它一直静静地座落在那一方院子里。

曾经你挚爱的孩子,如今也即将步入中年,而曾经带给我整个童年安全感与归属感的你,如今已经风烛残年。院子里曾经陪伴你也陪伴我的那棵大杏树,我能一口气爬到摇晃的树梢,现在已成了斧头下的烈士,那棵开很多花结很少枣的枣树,已经成了老院门口的卫兵。

如今,陪伴老屋的是斑驳的墙面,风化的砖块,和满园绿油油的蔬菜,院墙爬满藤蔓,花开得艳丽,我却只看到老屋的垂垂老矣。

承载了我最初的生命和喜怒哀乐的老屋,下一次见你,会是何时?你是否会更加风雨飘摇?

总是光阴老去,你依然在我心中——我深爱着的老屋!

这是外婆家仅存的一间老房子了,我从不到一岁就和外婆住在这间房子里,直到七岁。

外婆外公特别疼爱我,宠我,我的舅舅,姨妈没人敢惹我。

我的两个舅舅都是解放军战士,当时他们家的大门上有两块“光荣军属”的牌子。

我三舅是部队里的干部,带回来一个收音机,那时候收音机是稀罕物呢,别人只能听不让摸的,除了我………

现在住在这里的是我的二舅一家,今年快80十岁了。

湘黔边陲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古城河畔的一幢漂亮而结实的木屋蕴藏着我的记忆。里面的父慈母爱,幽幽亲情,常使我梦牵魂萦。

我在这幢木屋里出生。儿时的我,晚上在煤油灯下写作业,父亲用赞赏的目光看着我。然而不幸的是,十一岁那年,这幢屋里没有了父亲。四十二个春秋便是父亲生命的终结,成为这幢木屋深深的痛。

木屋背后是一条大河,我和邻家姐妹下河去摸螺蛳,背着小篓,赤着双脚。秋风起时,浅浅的河水清澈见底,螺蛳就吸附在鹅卵石上,一抓一个准。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螺蛳成为了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木屋蕴藉着久远的琴声,待字闺中时,我曾在木屋的阁楼上练习二胡。我喜欢二胡的缠绵悠长,如泣如诉。

我在这幢木屋里出嫁,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古巷深深,车子不能进出,丈夫傻傻地背了我两条街。

往事缱绻,回忆如昨。老屋早已不复存在,只有那条河流在静静地诉说着往事。

悠悠岁月,我几经搬迁,房子越搬越好,但我最难忘的还是那幢木屋。它化作丝丝缕缕,无论我在哪里,都将我紧紧缠绕。

老房子永远忘不掉的,这房子有点老吧,前苏联式老建筑,屋顶全甲五木板铺垫,芦苇,麦草泥士盖好,墙厚度一米,子弹也穿不透,全部土坯垒墙,红砖铺地,但好处是冬暖夏凉,夏天午休时也要盖被子,这就是当时团机关最好的房子。当时只有三十平方米,二个孩子睡过道改成的只能放一张床,上下床重叠孩子睡,艰苦环境下段练人,改造人,在连队营房里结婚生子,我的二个小孩都是在〈二〉房中降生的,然后搬到〈图一〉房中分别上中学,都考上了不同的大学。在这之前还住过地窑子,就是地上挖个坑,上面铺蓬上梧桐树和麦草和泥巴,去年到当年的地窑子看看己经不在了,艰苦不可怕,戌边保国家,献了青春献终身,党的儿女忠诚为人民,哪里艰苦哪里安家,这就是当时的信念,记忆犹新。现在居住条件和环境比较真是天壤之別,珍惜眼前,活在当下。

这里是我住过的地窩子原址,2011年过去看看。

我这一生由于工作的原因搬家较多,所以曾经居住的房子有几处。有简陋的临时住处也有条件好的公寓,但是,最让我不能忘记的是在东北某市的那幢小平房,虽然面积不大但有独立的院子,在那里建立了我们的幸福家庭。我可爱的宝贝女儿也出生在些处,我们在那个爱巢有太多的故事。
我们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在家中老人的帮助下,终于有了一处属于我们自己的一所五十多平米的小平房,而且水电俱全。这在当年战友中是绝对的硬件设施,工作几十年的同仁还在为住房头痛发愁呢。
小平房座北朝南还有一个小院子,我在旁边利用休息时间与好友一起搭建个小仓库,装上烧火柴,小黄好友又送来几只小鸡养了起来。妻子精心设计收拾房间,将小屋归置的温暖舒适。单身的战友们时不时的前来小聚一下,妻子的炒菜手艺还是很受欢迎的,小院子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息。
冬天来临零下三十几度的寒冷,我俩都是下班第一时间急忙往家中赶,最盼望的就是那个小房子的烟囱能漂着淡淡的白烟,说明是谁先到家引火取暖了,一进家门就会觉得温暖如春,内心散发着浓浓的开心的欢笑。吃完晚饭妻子哄孩子睡觉后会在厨房里准备各种饺子馅,一定把我从温暖的被窝中拉起来一起包饺子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archives/85726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