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歌曲

小知了爱唱歌

观察知了的技巧

1、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枝梢 枯死,影响树木生长。

2、蝉的幼虫一生在土中生活。将要羽化时,于黄昏及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然后抓紧树皮,蜕皮羽化。

3、夏天在树上叫声响亮,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幼虫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液汁,对树木有害。

4、蝉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形状相似而颜色各异。蝉的两眼中间有三个不太敏感的眼点,两翼上简单地分布着起支撑作用的细管。

5、蝉的家族中的高音歌手是一种被称作“双鼓手”的蝉。它的身体两侧有大大的环形发声器官,身体的中部是可以内外开合的圆盘。圆盘开合的速度很快,抖动的蝉鸣就是由此发出的。

中国古代史上,都有哪些关于“床第”的诗词以及奇闻逸事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思想的限制,床第之欢是人们(包括男女)心中所有,现实所存,却又口中所无,笔下不述的事情。古代文人并非不爱这一口,但为了自身形像,是不会写诗词讲这些让其广为流传的。想阅读这类诗词的朋友只有遗憾了。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首先要说的是,不是床第,而是床笫(zǐ )之欢。

笫的意思,在古代是指床上用的竹子编的凉席。所以这个字也成为床的代称。

床笫之欢,顾名思义,就是指男欢女爱那些事情。

小知了爱唱歌 - 爱唱歌

男女那点事,保守封建如古人,其实是很拿不上台面的,更别说什么诗词之类的了。但是还是有文人,玩出一些流传后世的故事。

其中我们都听过的一句诗:“一树梨花压海棠”,说的就是床笫之事。

这一句诗文又是海棠又是梨花的,貌似一副春意盎然的美景。但是其实是一句很有内涵的诗文。

据说苏东坡有个好朋友,名叫张先,这位张先生,是个风流人物,八十岁了,还是风流不改,竟然取了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为妾,老牛吃嫩草的张先还乐呵呵的做一首诗: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东坡知道这段风流故事后,就也写了一首诗,调侃一下张生老朋友: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不得不说,还真是形象。

一个八十岁老翁,一个十八妙龄美少女。

一个苍苍白发,一个是含苞待放,一树梨花压海棠这一句,当真是非常传神。

这就是关于"一树梨花压海棠"这一句床笫之诗的传说,为什么说是传说呢,因为现在有学者考证,苏东坡并没有写这首诗,这句“一树梨花压海棠”之文,当时明代之后民间通俗作品的产物,和苏轼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之后流传过程中,逐渐附会到苏轼头上而已。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这个问题问得是不是有点太过于任性了。试想,古代是什么样的社会,是一个讲究礼义廉耻的社会。但凡会写诗的人大小都是个知识分子,受过严重的孔老夫子思想熏陶,怎么可能会去写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文字,让圈子里的人知道了,还怎么在文艺圈和上流社会里混。

即使有人写,也是那些非主流整的那些个地摊文学,注定不可能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同,至于能不能流传下来,反正是没怎么见过。

当然,凡事总会有些例外。在文化圈子里流传的比较广泛的,并且为人津津乐道的,应该是苏轼调侃张先纳妾而作的那首诗了。

据说,张先八十岁的时候纳了一位十八岁的小妾,这位张先先生在北宋也算是一位比较有名的词人了,因为写过三首非常有名的带有影字的词,所以时人称之为张三影。张先纳了这个小妾后,忽然有一天灵感炸裂,然后就写了下面这首诗。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这个事情不知怎么地就被苏轼知道了,苏轼为了调侃一下自己的老友,就写了下面这首到现在也没有名字的诗。当然,这里的调侃是完全没有恶意的,就好像老友间非常正常的开玩笑一样。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首诗之所以如此出名,主要还是因为太过于形象了。看到这个梨花压海棠的诗句,脑海里就会自动脑补一幅比较香艳的画面,然后就是……对老牛吃嫩草的羡慕嫉妒恨,对自己的厌恶可怜憎。

不过,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张先和纳的小妾感情还是不错的,婚后生活也并非像人们想像的那样。那位小妾不仅在八年时间里给他生了两男两女,而且在张先死后郁郁寡欢,几年后就也逝世了。在宋代,士大夫纳妾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社会风气,所以希望大家也不要用现代人的道德观点来衡量古人。从小妾后来的表现来看,也许在她看来就是嫁给了爱情呢?

南唐后主李煜,一代词帝,被俘之后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去国怀家的沉郁悲凉,人生境遇巨大落差后的沧桑忧愤。但是,李煜早期的词却基本上是花花公子般的玩世不恭,香艳绮丽,譬如下面这首词。

一斛珠

五代·李煜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这首词只不过思想内容上稍稍有些浮夸,但绝不能上纲上线地认为是淫词艳曲,毕竟这不过是小两口在一起时打打闹闹没正形的真实写照,最多算是个生活作风问题吧。

别的有没有,真的不知道了,收工。

男欢女爱,古来有之,所谓的圣人,脱离不了世俗。表面的正人君子,背地一样贪恋床笫之欢。食色性也,此类诗文流传下来其实很多,由雅及俗,挑挑选几首供大家鉴赏。

丑奴儿(宋.李清照)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这首词据说是李清照婚后第二天所写,妩媚与性感、渴望与羞涩的新婚少女形象跃然纸上。尤其是最后一句,“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郎君,今天晚上的竹席可真凉爽。这样的暗示更是风情万种、充满诱惑。

古乐府

托买吴绫束,何须问短长。妾身君抱惯,尺寸细思量。

绫束就是bra,妻妾娇嗔相公,天天腻歪在一起,难道还不知道尺寸吗!

菩萨蛮(南唐.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诗句描写的是幽会的紧张刺激。出来一次这么难,郎君一定要恣意怜!

碧玉歌(晋.孙绰)

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感郎不羞赧,回身就郎抱。

孙绰应晋代汝南王司马义之邀请为其小妾碧玉而作,两人男欢女爱,情意绵长。

醉春风·浅酒人前共 (宋徽宗赵佶)

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回眸入抱总合情,痛痛痛。轻把郎推。渐闻声颤,微惊红涌。试与更番纵,全没些儿缝,这回风味成颠狂,动动动。臂儿相兜,唇儿相凑,舌儿相弄。

据传此词是宋徽宗写给李师师的,这就露骨多了,放今天就是拍腿与拍两个裸体激情深吻,在床上滚来滚去的区别。

《会真诗三十韵》节选(唐.元稹)

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眉黛羞频聚,朱唇暖更融。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汗光珠点点,发乱绿松松。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留连时有限,缱绻意难终。慢脸含愁态,芳词誓素衷。赠环明运合,留结表心同。啼粉流清镜,残灯绕暗虫。华光犹冉冉,旭日渐曈曈。警乘还归洛,吹箫亦上嵩。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

元稹不亏是风流浪子,“鸳鸯交颈舞”“朱唇暖更融”想象出来那画面了吗?“汗光珠点点,发乱绿松松。”这大概是在兴头上吧,从上床到“意难终”,一气呵成。

赏花时

悄悄吁,低低话;厮抽抒,粘粘掐掐。终是女儿家不惯耍,庞儿不甚挣达。 透轻纱,双乳似白牙。 插入胸前紧紧拿,光油油腻滑。颤巍巍拿罢,至今犹自手儿麻。春夜深沉庭院幽,偷访吹箫鸾凤友。良月过南楼,昨宵许俺,今宵结绸缪。

动作幅度配合着缠绵,很刺激,很销魂。脸颊上滑动挑逗的脚也充满了情趣,“娇眼斜回帐底”,惟妙惟肖。

一首也没有。因为不是“床第”,而是“床笫”。

笫,读音zǐ “子”音,是竹子编的床席的意思。床笫,顾名思义,是内室或者闺房的隐喻。那么,描写床笫之间的男欢女爱的的诗词,就属于床笫诗了,正名叫艳情诗。


  • 什么是艳情诗?


艳情诗是指带有色情意味的诗歌,至于这中间的尺度如何把握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啦。总之,诗歌本来就是情感的表达,写情不要紧,而太香艳则不宜。


古人总结,诗歌的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等。所以,运用比喻的方法,本来是比较常见的。很明显,用床笫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私密之事,也是贴切的。

但是,如果将情诗写得太露骨,就有诲淫诲盗之嫌。所以,艳情诗从来就不是主流,甚至,大多数艳情诗的作者根本不敢署名。

  • 抒情诗与艳情诗到底有什么区别?

抒情诗与艳情诗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相对而言,抒情诗在描写男女之爱的时候,往往处理得隽永悠长,就像孔子说的,令人“思无邪”。

还是分别举个例子来说明。

抒情诗,如汉代李延年的《倾国倾城》: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艳情诗,如东晋孙绰所作的《碧玉歌》

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芙蓉凌霜荣,秋容故尚好。
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

一首倾国倾城,一首小家碧玉,你更喜欢哪一首呢?

至于像《金瓶梅词话》中的浪诗淫词,就等而下之,不值一提了。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archives/86844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