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景点

维西傈僳族景点

(1)维西傈僳族景点

雪龙山、达摩祖师洞、响古箐滇金丝猴生态旅游区、三江并流风景区、萨马贡自然保护区等。

1、雪龙山:位于维西县城西南10公里的老君山异峰凸起处,海拔3909米,山顶有雪融湖,水面面积1500平方米,湖水四季不涸,称雪龙山天池。天池周围约有3000亩逐渐开始抬升的草山,其下是原始森林和黄杯、紫玉盘、红棕、亮鳞、团花等维西的名贵杜鹃。

2、达摩祖师洞:距维西县城105公里,距塔城镇25公里,达摩寺始建于公元1151年,为祖师洞修禅庵,以石为梯延伸于洞。

3、响古箐滇金丝猴生态旅游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萨马阁的组成部分。生活在响古箐一带的滇金丝猴有500多只,滇金丝猴是与大熊猫并列的国家级保护珍稀动物,萨马阁保护区是滇金丝猴的主要栖息地,约有1000多只。区内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4种,二类保护动物25种,有榧木、红豆杉、珙桐等珍稀植物,原始森林覆盖率达98%,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水源林和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

4、三江并流风景区:位于青藏高原以南,延伸至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区。三江并流中的“三江”实际上指的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独龙江四江。景区内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3个风景片区,8个中心景区,60多个风景点,总面积3500多平方千米。

5、萨马贡自然保护区:位于维西塔城,1981年由州人民政府划定,保护区面积243平方千米,是金沙江上游西岸的重要水源林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区正好处在中湿带南亚印缅东缘和青藏高原南缘过渡区。海拔最高点为通萨岗,海拔4170米,向东逐渐降低,到柯公村海拔2230米。萨马贡自然保护区森林浓密,有云杉、冷杉、沙棘、简竹等名贵木材,由于气候湿润,海拔高差明显,植物种类齐备。在保护区内还栖息着90多只滇金丝猴,此外,还有小熊猫、大灵猫、花面狐、獐、熊等多种野生保护动物。

(2)少数民族婚俗之傈僳族婚姻观念

现如今的网络上都在流传,说是等到2020年的时候光棍大量增加,会导致一妻多夫的存在,这对于男人们显然是无法接受的,每个人对于婚姻都有着不同的观念。本期傈僳族文化带你了解一下傈僳族婚姻观念。

“情死”,即纳西族青年男女在爱情受到了干扰后,为了表达坚贞,双双约定一种死亡的方式死去。他们认为,情死是美丽的,是能让他们到达天国的一种方式。他们选择的情死地点,往往是在玉龙山下,美丽的云杉坪。这种情死,有时是一对男女,有时是多对,所以倍受世人关注。

傈僳族青年男女到了十八九岁以后,白天一起劳作,晚上一起歌舞打跳,互相有了一些了解,觉得可以作为心上人以后,就相约一起在深山野外过夜。这一夜,姑娘小伙可以不睡觉,一直在路上走,也可以坐在山坡或是野地上,一直谈话,看能不能在性格上合得来,能不能成为夫妻。如果姑娘小伙子在野外把婚姻定下来了,再回家与父母说明,选择时间举行结婚典礼。

傈僳人的婚姻是十分自由的,有的人家会为女儿在自家房子外建一间小房子。简单得只能放一张小木床,放着女儿的行李。如果女儿看上了心爱的男人,就可以到野外散步,累了以后,就在小房子里过夜。

据当地摩梭人介绍,在永宁地区的母系家庭中,没有男子娶妻,没有女子出嫁。男子夜晚去女方家屋住宿,清晨回自己母亲家生活,而女子则终身生活在母亲家里。

母系社会是人类共同经历过的社会形态,而这种社会形态,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只有丽江泸沽湖的摩梭人仍然保持,所以成了世界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被称为母系文化的“活化石”。

(3)傈僳族乐器,属于傈僳族的传统乐器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传统乐器,例如,中国常见乐器是有芦笙、笛子、唢呐、箫等。作为少数民族之一的傈僳族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独特的乐器,那么,在傈僳族文化中,他们的传统乐器有哪些呢?小编收集了一些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笛朽篥是傈僳族传统的气鸣乐器,又称笛篥吐、笛哦玛、哦里哦玛等。流行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福贡、碧江、泸水等地。常采用多节金竹管制作,上粗下细,尾端留节,其余竹节通透。管长13厘米,内径0.9厘米,上端边沿开一个“U”字形吹口,下部边棱甚薄,以使其发音灵敏。管身开有4个圆形按音孔(前三后一)。演奏时,管身竖置,右手食指按第一孔,左手食指、中指按第二三孔、拇指按背孔,下唇堵住上端管口,上唇绷紧,气流冲击吹口下端边棱进入管内而发音。音列为五声音阶,音色明亮高亢,常用于独奏自娱或歌舞伴奏,是傈僳族儿童或未婚姑娘喜爱的民间乐器(见左图),传统乐曲有《笛里吐鲁调》等。

决列,是由景颇族传入的双管单簧气鸣乐器,主管长29厘米,中下部开有6个音孔,副管长20厘米,不开音孔,都在管首设有一枚三角形铜制簧片,吹吸均可发音,主管可以演奏旋律,副管的持续音像是一条彩色长带,飘浮在乐曲的上方,使旋律丰润而饱满。音色柔和圆润,优美如歌,常用于独奏或伴奏,男女均可演奏。传统乐曲有《决列调》和《傈僳小调》等。

傈僳族的葫芦笙,陇川县傈僳语称瓦特炽烈,有5支音管,在最长的音管上端还安有一个竹筒作为共鸣箱,多用于为民间舞蹈伴奏,由男子吹奏。竹簧是傈僳族女性喜爱的乐器,维西县称单片竹簧为“马锅”,称三片竹簧为“出出”。竹簧采用楠竹片制作,长8厘米左右,用刀在中间刻出簧舌而成。传统乐曲有《谈情调》等。

每逢傈僳族年节、丰收或喜庆举行集体歌舞盛会之际,女子吹起笛朽篥、弹响竹簧,男子弹起其布厄(傈僳琵琶)、三弦,人们边奏边舞,尽情欢乐,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兴尽方休。

(4)军赛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德昂族乡的地理气候

“有一种社交低能是,帮别人的忙时,比服务自己更加谨慎,甚至觉得是本分。自己却从不敢麻烦别人,一是欠人情觉得有压力,二是害怕被拒绝。逐渐演绎成靠帮助别人来维持友谊,随时担心感情崩溃。”

那么,这期拉祜族文化为我们带来军赛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德昂族乡的地理气候。

地理气候

地理概况

军赛佤族拉祜族僳僳族德昂族乡位于镇康县东南部,距老县城——凤尾镇178公里,新县城——南伞镇131公里,东经西起99°13′31″,东止99°22′42″,北纬南起23°41′55″,北止23°49′47″,是镇康、永德、耿马三县的结合点,全乡版图面积186。1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978米,最低海拔530米,气候差异性大,立体性较强,年平均日照1925。3小时,年均气温21℃,年均降雨量1888毫米,山区霜期97天,坝区终年无霜。

资源环境

军赛佤族拉祜族僳僳族德昂族乡境内最高海拔2978米,最低海拔530米,气候差异性大,立体性较强,年平均日照1925。3小时,年均气温21℃,年均降雨量1888毫米,山区霜期97天,坝区终年无霜,南汀河穿境而过,有硝塘河、彩靠河、南榨河3条河流,呈三河并流。坝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或三熟,最适合种植橡胶;山区土地面积广,最适宜种植核桃、茶叶。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cyzd/62888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