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景点

欢迎中国人赴韩旅游消费(中国人去韩国旅游)

据观察者网报道,韩媒披露,韩国政府宣布自本月11日起恢复对华短期签证的审批工作,韩方声称,中国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是做出这一政策转变的因素,后续将视“综合因素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取消其他对中国旅客入境的限制措施。

韩国国内旅游行业低迷、经济状况不容乐观情况下,韩方此次宣布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短期签证,可视作是韩国在中方正当反制下正式“服软”的体现,瞄准的是中国公民赴韩旅游消费带来的经济利益。

韩国自1月初起对中国旅客入境采取歧视性做法,其中包括对中国旅客单独“挂黄牌”、由韩国军事单位主动处置中国旅客入境程序、对中国旅客强制自费高额核酸、安排入住环境不佳收费高昂的韩国“大通铺”作为隔离区域,同时对中国航班入境韩国班数进行缩减,入境地点进行限制。韩国一系列只针对中国旅客入境的歧视性做法,大幅恶化中韩两国关系,中方也自1月10日起对韩方采取对等反制举措。受此影响,韩国入境中国短期航班被暂停,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被取消,入境中国需进行十指指纹录入,而自1月31日起,中国只针对韩国旅客采取单独全员核酸检测。韩方歧视性做法在前情况下,中方对韩方对等反制正当合理,无可厚非,是捍卫中国国家尊严的必要做法。

韩方相关做法引发的后果是巨大的,由于中韩两国短期签证全面中断,基本意味着普遍持短期签证入韩的中国旅客不再入境,韩国国内旅游行业遭受重创,部分以中国旅客为主要客源的商场倒闭,中国旅客贡献了韩国旅游营收的3成以上,很大一部分韩国景区收入持续缩减。而相比于旅游领域的损失,韩国更大的损失集中在中韩贸易层面,韩国商品对中国市场而言,可替代性强,竞争领域多有重叠,中韩关系友好时,两国还可通过贸易协调和合作扩展,创造更多经济增量。但当韩方主动恶化对华关系,对华采取单边歧视做法时,中国也再无必要同韩方寻求“妥协”空间,今年1月韩国出口额同比缩减16.6%,创下单月最大逆差的126.9亿美元,其中对华出口缩减达31.4%。

31.4%的出口缩减,这已经超出了芯片领域中韩贸易摩擦的范畴,而显然受到了韩方对华单边政治操弄的影响,中国国内对韩国观感的普遍恶化,使得中国民间消费对韩国实体商品及服务类产品的需求大为缩减,或被中国本土品牌进行替代,中国作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单月缩减3成对华出口这一趋势如延续,对韩国经济的打击将是致命性的。这正是韩国不久前刚扬言“延长对华限制措施至2月28日”后,2月10日又迅速转变说法,声称11日中国旅客赴韩短期签证即可恢复。

其背后原因正是韩国经济已经撑不住了。但韩方当下诚意明显不足,仅开放了短期签证通道,其他限制措施仍有保留,韩方此前对华已经出现了误判,如今还想让中方给韩方台阶下,这样的态度,明显不利于中韩关系的恢复。

韩方此次单边歧视做法对中韩关系更大、更长期的损失,在于“韩流”的彻底退出中国市场,韩国美容产业、影视产业、服装食品出口、韩流艺人等韩国对华创收的优势领域都将受到长期冲击,由此带来的,将是韩国国家形象的整体跌落。

韩方正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国家尊严不容冒犯、国家情感不容挑衅,韩方应全面更正自身错误做法,韩方是否有足够诚意恢复中韩关系,中方拭目以待。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cyzd/64331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