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景点

决战江桥马占山结局

Ⅰ.决战江桥马占山结局

决战江桥马占山结局是没有抵抗住日军侵略,最终战败,《决战江桥》是由李印执导,李幼斌、施京明、刘金山、刘威、米学东、张光北、魏一等人主演的抗战剧,该剧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在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的带领下,黑龙江省军民同仇敌忾,齐心协力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故事。

马占山是东北边防军第三旅中将旅长,兼黑河镇守使。后任黑龙江省代主席,军事总指挥,领导了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马占山集土匪、官僚、军阀于一身,性格多面复杂,身上有匪气,有官气,也有军人的铁血之气。

该剧展现了既匪气又正义的英雄马占山,以及东北边防军的英雄人物群像。这种英雄人物群像的塑造,不同于以往英雄抗战剧以突出个人英雄主义为主,而将更多的镜头和笔墨着重表现里面各种个性突出的人物,感受到这些民族英雄们为家、为国、为民舍生忘死的民族情怀。

剧中的一些人物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比较鲁莽,也没什么文化,不懂什么民族大义,但是却有勇气为了保护自己爱戴、敬重的人和国家而献出生命。正是这些不知名的人物在保家卫国的过程中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一出保家救国的故事。

Ⅱ.马占山怎么死的

马占山是因病而亡,马占山与新中国的成立有着很大的影响,他经历很多中国重要的历史事件,从一开始的九一八事变,马占山就任命黑龙江省的总指挥,他带领了一些爱国官员,打响了抗日救国的第一枪。

面对日本人的进攻,他丝毫不畏惧,因为他有着自己的爱国情怀,而且他不可以当退兵,当别人都撤他劝退时,他毅然地冲在第一线的岗位上,也正是这样的精神,能够得以流传下来。

还有一次日军用修桥的名义对中国进行攻击,他们还抓走了中国的官兵,而这时是马占山带领着自己的队伍与敌人展开三天三夜的战斗,而马占山也被所有人称赞,当时各大报纸都在描述马占山的这种精神,当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时,马占山被任命为委员,但是有人想利用他的名义去招揽土匪,来扰乱东北解放区,但是马占山并未就职,而是一直在北平居住。

后来北平得以解放,马占山也响应用国家的号召,参与和平解放北平的活动,等到新中国成立之后,马占山居住在北京,但是却因病而逝。去世的时候才65岁,而他这辉煌的一生,却被无数人记在心里,他的这种精神也是无数人值得学习的,在马占山的身上也看到了他的爱国情怀。

Ⅲ.马占山是回族吗

是满族。

马占山,1885年11月30日至1950年11月29日,男,字秀芳,著名抗日爱国将领。1885年11月30日生于吉林怀德县,祖籍河北省丰润县。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被世人称作“抗日英雄”。1931年“九一八”事变,马占山在齐齐哈尔就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率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他指挥的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枪。马占山在“七七”事变后,重上抗日前线,坚持武装抗日。解放战争期间,他又为和平而奔走,对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立下了功劳。1950年11月29日,马占山病逝于北京寓所,终年65岁。

Ⅳ.李幼斌主演马占山是什么电视剧

决战江桥。

《决战江桥》是由李印执导,李幼斌、施京明、刘金山、刘威、米学东、张光北、魏一等主演的抗战剧。

该剧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在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的带领下,黑龙江省军民同仇敌忾,齐心协力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故事。

“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将军密切关注东北局势,以巨大的爱国热情,反击日本侵略者。他整军备战,妥善处理了黑河军民因仇日而引发的骚乱,刀劈叛逃的黄连长,抓捕日谍,挫败了日谍的报复暗杀。

马占山挟愤入关,面见张学良,陈说利害。战役进行中,马占山在日军空袭中掩护战地慰问团脱险。汉奸张海鹏策划绑架了马占山的独子马奎,逼其交出黑龙江省。马占山舍亲子抗强敌,不为所屈。马占山率领抗日军民首战江桥,再战大兴,三战三间房,巧摆“酒雷阵”,大破日军坦克群。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cyzd/64600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