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景点

鄂尔多斯空气质量好吗

鄂尔多斯空气质量好吗

鄂尔多斯空气质量不好。鄂尔多斯采矿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而且鄂尔多斯深居内陆,干燥少雨,远离海洋,不利于污染物吹散。鄂尔多斯,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鄂尔多斯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冬夏寒暑变化大。

鄂尔多斯羊绒衫质量如何

羊绒属于顶级纺织原料,被业界称为“软黄金”,其保暖是羊毛的两倍,棉花的四倍,冬天穿羊绒可以又轻又暖。可能有人还不知道,羊毛是绵羊产的,产量大,一只羊年剪毛3-6公斤;而羊绒是在山羊毛保护下里层的绒毛,一直成年大山羊可产羊绒500克,而小羊羔绒第一次刷绒仅有5-15克,最为珍贵。

采用100%山羊绒面料,亲肤保暖;合体版型,上身不臃肿。

太原到鄂尔多斯自驾多长是时间

太原到鄂尔多斯自驾大约7个小时。

太原和鄂尔多斯的景区介绍:

1、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

2、蒙山大佛: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摩崖大佛,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

3、响沙湾:于1984年1月被开辟为旅游景点,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线景点,1999年转为民营股份制企业,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更值得骄傲的是,2011年1月响沙湾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集观光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大型综合型的沙漠休闲景区。

鄂尔多斯的特色美食

1、酸饭

如果有机会到鄂尔多斯黄河沿岸和准格尔旗山区做客,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吃到用糜米制作的酸饭。那里家家户户的锅台上都会放着一个酸罐。过去,那里的农民把酸饭看作是富裕生活的象征,还有话叫,“早上酸粥中午糕,晚上焖饭上油炒”。酸饭制作时是把豆腐酸浆作为“酵料”倒入洗净的小口罐子里,再把熬过糜米的汤舀进去发酵。然后把一定量的糜米洗净也倒进罐里。把罐放到热锅台上,一天以后,“甜米”就变成“酸米”了。多数人家不用“酵料”,而用米汤和糜米直接发酵,这样一年四季都会有酸浆。

2、红腌菜

红腌菜是具有蒙古游牧民族特色的食品,这里的农民一直食用红腌菜,就连农村上学的孩子,也常把它装在兜里当零食吃。红腌菜很咸,干吃、泡着吃均可,吃起来特别有嚼头。红腌菜在青黄不接的季节,是救济穷人的一种菜。秋收以后,把圆白菜、萝卜、蔓菁、芋头切成细丝腌起来,翌春,把它捞出来晾到快干的时候,再用原汤(酸盐汤)将其煮熟,攥成团,晒干,变成了褐红色的红腌菜。

3、荞面碗坨

荞面碗坨,是比较讲究的一种食品,既卫生,又适应时令。在夏天炎热的时候,吃上一碗碗坨,顿觉消暑解渴。制作荞面碗坨的原料是荞面,将荞面放在碗里蒸熟,外形呈坨状,故称碗坨。

4、酸烩菜

在鄂尔多斯农村,酸烩菜是一种四时皆宜的名菜,其酸香可口,回味无穷。酸烩菜是几个概念的合称,是用腌渍过的白菜和其他蔬菜经烹制后做成的菜肴。将山药削皮、洗净,用刀切成大小适中的菱形块,把猪肉放到热锅里炒一炒,放入大料、花椒、葱、蒜、酱油、食盐再炒一炒,添足水。待水滚沸后,再把腌过的白菜搁到锅里烩熟,然后,手持铁勺把锅里的山药捣成泥,便做成了猪肉酸烩菜。

5、羊油馓子

羊油馓子的制作原料有白面、素油、糖等。往一定量的白面中放入素油、糖和水和起来。面和的不能硬也不能软,让它饧上一会儿。把饧好的面揪成小面剂,放到面案上搓成细长条,对折几次,放入滚热的羊油锅里炸熟。吃的时候,把羊油馓子掰碎,泡在奶茶里,吃在嘴里,酥脆香甜,别有风味。

6、爱热格

爱热格俗称卧奶子,由鲜奶直接发酵而成。样子很像豆腐脑,香美可口,夏天吃了消暑解热。

7、猪灌肠

把猪肥肠洗净放在盆里,用盐加少许醋,反复揉搓,洗净,泡入凉水中,取出沥干,切成一尺余长,一头用线扎住,将荞麦糁子面加水和成糊状,灌入肠内,将口扎紧,放入蒸笼,待半熟时,用针在肠衣上扎眼放气,蒸熟晾凉,切成圆片,放入碗中,调上醋、蒜、汤等即可食用。

8、土豆丸子

将土豆削皮洗净,擦成丝状,倒入盆中,撒面粉与土豆丝拌匀(土豆丝略洒水)放入笼屉蒸熟,放入盆中,锅中放猪油,油热后加盐、葱花,将蒸熟的土豆丸子倒入油锅中,用铲子翻搅,翻炒后即可食用。吃起来软硬适中,入口绵烂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cyzd/68111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