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景点

鄂尔多斯花卉市场

鄂尔多斯花卉市场

鄂尔多斯花卉市场有四个:

1、花卉市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伊金霍洛镇阿大线惠民市场;

2、苗木花卉市场展厅: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榆柴线;

3、鑫荣花卉市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林荫路;

4、内蒙古白泥井苗木花卉交易市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榆柴线。

鄂尔多斯高原海拔多少

鄂尔多斯高原平均海拔为1100米到1500米左右,最高点为西部黄河畔的桌子山,海拔2149米。

鄂尔多斯为蒙古语,意为很多的宫帐。因在明代成吉思汗陵寝移至此处,蒙古族游牧部落号鄂尔多斯,故高原也以此命名。鄂尔多斯高原,地处黄河万里长城的怀抱之中,东南、西与晋、陕、宁接壤,北与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和包头市隔河相望。3、5万年前,鄂尔多斯是著名的"河套人"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河套文化"的发祥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陵寝就坐落在鄂尔多斯中部的鄂尔多斯伊金霍洛草原上。

鄂尔多斯的特色美食

1、酸饭

如果有机会到鄂尔多斯黄河沿岸和准格尔旗山区做客,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吃到用糜米制作的酸饭。那里家家户户的锅台上都会放着一个酸罐。过去,那里的农民把酸饭看作是富裕生活的象征,还有话叫,“早上酸粥中午糕,晚上焖饭上油炒”。酸饭制作时是把豆腐酸浆作为“酵料”倒入洗净的小口罐子里,再把熬过糜米的汤舀进去发酵。然后把一定量的糜米洗净也倒进罐里。把罐放到热锅台上,一天以后,“甜米”就变成“酸米”了。多数人家不用“酵料”,而用米汤和糜米直接发酵,这样一年四季都会有酸浆。

2、红腌菜

红腌菜是具有蒙古游牧民族特色的食品,这里的农民一直食用红腌菜,就连农村上学的孩子,也常把它装在兜里当零食吃。红腌菜很咸,干吃、泡着吃均可,吃起来特别有嚼头。红腌菜在青黄不接的季节,是救济穷人的一种菜。秋收以后,把圆白菜、萝卜、蔓菁、芋头切成细丝腌起来,翌春,把它捞出来晾到快干的时候,再用原汤(酸盐汤)将其煮熟,攥成团,晒干,变成了褐红色的红腌菜。

3、荞面碗坨

荞面碗坨,是比较讲究的一种食品,既卫生,又适应时令。在夏天炎热的时候,吃上一碗碗坨,顿觉消暑解渴。制作荞面碗坨的原料是荞面,将荞面放在碗里蒸熟,外形呈坨状,故称碗坨。

4、酸烩菜

在鄂尔多斯农村,酸烩菜是一种四时皆宜的名菜,其酸香可口,回味无穷。酸烩菜是几个概念的合称,是用腌渍过的白菜和其他蔬菜经烹制后做成的菜肴。将山药削皮、洗净,用刀切成大小适中的菱形块,把猪肉放到热锅里炒一炒,放入大料、花椒、葱、蒜、酱油、食盐再炒一炒,添足水。待水滚沸后,再把腌过的白菜搁到锅里烩熟,然后,手持铁勺把锅里的山药捣成泥,便做成了猪肉酸烩菜。

5、羊油馓子

羊油馓子的制作原料有白面、素油、糖等。往一定量的白面中放入素油、糖和水和起来。面和的不能硬也不能软,让它饧上一会儿。把饧好的面揪成小面剂,放到面案上搓成细长条,对折几次,放入滚热的羊油锅里炸熟。吃的时候,把羊油馓子掰碎,泡在奶茶里,吃在嘴里,酥脆香甜,别有风味。

6、爱热格

爱热格俗称卧奶子,由鲜奶直接发酵而成。样子很像豆腐脑,香美可口,夏天吃了消暑解热。

7、猪灌肠

把猪肥肠洗净放在盆里,用盐加少许醋,反复揉搓,洗净,泡入凉水中,取出沥干,切成一尺余长,一头用线扎住,将荞麦糁子面加水和成糊状,灌入肠内,将口扎紧,放入蒸笼,待半熟时,用针在肠衣上扎眼放气,蒸熟晾凉,切成圆片,放入碗中,调上醋、蒜、汤等即可食用。

8、土豆丸子

将土豆削皮洗净,擦成丝状,倒入盆中,撒面粉与土豆丝拌匀(土豆丝略洒水)放入笼屉蒸熟,放入盆中,锅中放猪油,油热后加盐、葱花,将蒸熟的土豆丸子倒入油锅中,用铲子翻搅,翻炒后即可食用。吃起来软硬适中,入口绵烂

鄂尔多斯高原的气候特征

高原位于温带季风区西缘,年平均气温6至8℃,1月份平均气温-14至-8℃,7月份平均气温22至24℃,年均降水量150至500毫米,集中于7至9月,降水变率大,自东南向西北愈趋干旱,降水自东南缘450至520毫米,依次下降到西北缘的150毫米以下,干燥度由4、0增至16、0。风向除西南部全年以偏西风为主外,冬天以西北风为主,夏天以东南风和西南风为主。无霜期130至170天,10℃以上活动积温2500至3200℃。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cyzd/68111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