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景点

驴友指点骑行西藏的流行路线

驴友指点骑行西藏的流行路线

1、青藏线:主要在西宁到拉萨之间。这条路是采风者最常走的路线。相对其他几条路比较安全一点,路况也可以。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公路,也是通往西藏路程最短,路况相对最好也最安全的陆地路线。

2、川藏线:川藏公路始于四川成都,在新都桥分为南北两线到拉萨。南线总长2149公里。南北线间有昌都到邦达的公路相通。南线因路途短,且海拔低,所以川藏公路进藏多行南线。沿川藏公路进藏,须翻高山,跨急流,路途艰辛且多危险,但一路景色壮丽。

3、 滇藏公路:南起云南下关,北达西藏芒康,全长714公里。是入藏公路海拔最低的通道。滇藏公路的最佳行车时间是每年的8-10月。中甸至盐井芒康一线路况较差,常有泥石流和塌方。

4、新藏公路:始于新疆叶城到西藏阿里地区的葛尔,全长1535公里。沿途多经渺无人烟的荒地,加之气候恶劣、空气稀薄、行程很艰苦。

西藏的五A级景区有那些

1、布达拉宫(藏文:,藏语拼音:bo da la,威利:po ta la)这座宫殿最初是松赞干布为了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修建的,后于清朝1645年索南群培重建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坐落于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

2、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藏族人民有一个“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说法,大昭寺的地位显而易见。

3、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从图片上就可以看出这个护理的水是绿色的。它位于距工布江达县巴河镇约36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巴松措景区长约18公里,湖面面积约27平方公里,最深处达120米,湖面海拔3480米,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大湖。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场、文物古迹、名胜古刹为一体,景色殊异,四时不同,名类野生珍稀植物汇集,实为人间天堂,有“小瑞士”美誉。在小岛上有唐代的建筑“错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所以在上文说它是红教的神湖和圣地。错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内主供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巴松措景区主要景点有:原生态博物园、扎西岛、结巴村、雪山、湖心岛等等。

4、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它是该地区最大的一座寺庙,由宗喀巴弟子根敦主兴建,后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加以扩建。扎什伦布寺是中国著名的六大黄教寺院之一。寺内有经堂57间,房屋3600间,整个寺院依山坡而筑,背附高山,座北地向阳,殿宇依次递接,疏密均衡,和谐对称。该寺最宏伟的建筑是大弥勒殿和历世班禅灵塔殿,其他建筑还有:错钦大殿、大经堂、甲纳拉康、汉佛堂偏殿、曲康夏、扎什南捷、释颂南捷、度母及度母殿

西藏的由来

西藏,以清朝中央正式定名得名。唐宋为吐蕃,元朝属宣政院,明朝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为西藏得名的开始,清朝设西藏办事大臣。民国初西藏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建立,西藏一词即成为西藏自治区的简称,单字简称为藏。

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元朝始,中央政权始终对西藏行使着有效管辖。藏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西藏唐宋时期称为吐蕃,元明时期称为乌斯藏,清代称为唐古特、图伯特等。清朝康熙年间起称西藏至今。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西藏叛乱平定后,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进行全面直接管辖。1965年9月9日,西藏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2019年12月23日,西藏已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全域实现整体脱贫。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cyzd/68129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