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新知识

魏忠贤把持朝政多少年(魏忠贤是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

除皇帝之外,明朝最绕不过的一个人,就是魏忠贤。

魏忠贤,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肃宁)人。

魏忠贤把持朝政多少年(魏忠贤是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图1)

魏忠贤年轻时是个街头无赖,常常同一群恶少聚众赌博,赌命不好,总是输钱,人家戒赌砍手指着,魏忠贤戒赌的方式与众不同,他自宫,割关键部位,把自己给阉了。

断根之后,魏忠贤为谋生计,就汤下面,改名李进忠,参加了万历年间的太监选拔,被录用,从此进宫,步入太监生涯。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也会留给有胆识的人,魏忠贤既敢自断其根,足见胆识超群,这样的人,要么没有机遇,一旦机遇来临,就能乘势而上。

魏忠贤人生的转折是在万历末期。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长孙叫朱由校,当时,朱由校的生母王氏“无人办膳”,缺少一个专职厨师,因为身为太监的魏忠贤,曾有过多年的做饭经历,因此,这份“美差”就落到了魏忠贤的头上。

虽说美差,但也算不得真正的美差,只不过比倒马桶的稍好点而已。

但有些人即使倒马桶都能倒出大出息来,魏忠贤就是如此。

所以,让人意外的是,替王氏做饭的这份卑微的工作,却成为了魏忠贤日后一步登天的跳板。

因为这份工作,魏忠贤缘结识了朱常洛的心腹太监王安,又结交了王安手下的红人魏朝,而且,因此结识了与魏朝有“对食”关系的客氏。

魏忠贤把持朝政多少年(魏忠贤是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图2)

“对食”,本意是指搭伙共食,后来引申为宫女与太监之间结为如同“夫妇”一样的一种关系。

客氏何人?她是河北保定府定兴县一个叫侯田儿的人的妻子,因缘际会,成了朱由校的奶妈,乳娘。

因为魏忠贤这人天生会哄人,不单会哄领导,同时还会哄女人。

在魏忠贤的努力下,客氏离开了魏朝,同魏忠贤好了起来,并结成了新的“对食”伴侣。

关键是,朱由校的父亲朱常洛虽然是太子,但他这个太子却是万宫皇帝与宫女一时兴起时所生,因此备受排挤,后来朱常洛生了朱由校后,自己还处境艰难,对儿子当然也没精力关心,而朱由校的生母王氏也是整日以泪洗面,对儿子也就没怎么关心体贴。

因此,从小备受冷落的朱由校,在父母处得不到爱,客氏成了无可替代的人。

朱由校一直由客氏带大,如同亲生母子,朱由校因此对客氏的信赖甚过亲生父母,可以说,在朱由校眼里,客氏比他亲娘还亲。

魏忠贤把持朝政多少年(魏忠贤是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图3)

因为客氏的关系,魏忠贤得以结交朱由校。而且,魏忠贤本身就会侍候人,尤其对朱由校这个皇长孙,极尽巴结之事,陪同他吃,陪他喝,陪他玩,陪他乐,深得欢心。

万历皇帝去世后,朱由校的父亲朱常洛继位,不想当年8月继位,9月就去世了,当皇帝只当了一个月。

随后,朱由校即位,是为明熹宗,年号天启。

魏忠贤把持朝政多少年(魏忠贤是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图4)

因为客氏的关系,更因为同朱由校多年在一起开心的关系,魏忠贤从此一步登天,升为司礼秉笔太监。

司礼秉笔太监是明朝太监中的重要职位,有“批红”的权力,所谓批红:明制,群臣奏进文书,由皇帝亲批数本,其余的,由司礼太监按阁票所拟字样照录,或遵旨更改,用朱笔批之,称“批红”。

更进一步说,“批红”就是最高决策,是实现皇权的一种表现方式,因此,司礼太监代皇帝“批红”,实际就是代行皇权。

用通俗的话说,皇帝去玩了,朝廷大事要处理,就让信得过的太监审批。

魏忠贤把持朝政多少年(魏忠贤是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图5)

明熹宗是个“天才木匠”,最喜欢做的事不是管理国家,也不是吃喝玩乐,而是做木工活,而且,自己十分得意。

他是皇帝,朝政自然要管,自己不想管,当然要有人替他捉刀,他最信任魏忠贤,每次魏忠贤拿着重要的奏章去请他批阅,明熹宗总是让他便宜处理。

所以朱由校当了皇帝以后,只关心他的木工事业,朝政都让魏忠贤代为处理,因此,魏忠贤成了天启皇帝的实际代言人。

魏忠贤真正的权力,在此。

魏忠贤从此逐渐专权,后来皇帝还亲封他“九千岁”,日积月累,以至朝野上下,“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正因为魏忠贤权力日炽,一手遮天,那些州官县吏为了攀上这个高枝,极尽巴结阿谀之能事,闹出很多让人不耻的笑话。

魏忠贤把持朝政多少年(魏忠贤是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图6)

那些人除了送钱送物,用金钱美女巴结之外,还通过“装孙子”的攀附其门墙:不能做他亲儿子的,便争做干儿子,称为魏氏“十孩儿”;

不能做干儿子的就做护院奴才、贴身秘书,武有“五彪”,文有“五虎”;

还有的干脆做魏忠贤的看门狗,称为“十狗”;

连狗都没有指标的时候,那就只好做孙子,号“四十孙”。

无论何种形式,反正要与魏千岁扯上亲情关系,有了这层关系,升起官来、发起财来就名正言顺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如“五虎”之首崔呈秀,天启初任淮扬巡按,却贪污受贿,声名狼藉。后来被人检举,眼看就要锒铛入狱,情急之下,崔呈秀夜投魏忠贤,跪门哭诉,竟然从此成了魏忠贤的心腹,不仅没被治罪,反而频频升官。

魏忠贤把持朝政多少年(魏忠贤是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图7)

不仅如此,崔呈秀的儿子崔铎差不多是个文盲,但崔呈秀给考官打招呼,崔铎便中进士;弟弟崔凝秀、女婿张元芳分别被安排到浙江任总兵、吏部任主事;崔呈秀小老婆的弟弟萧唯中,不过一个戏子,在他的运作下,甚至也当上了密云参将。

太监王体乾,因一心攀附魏忠贤,后来成了司礼监掌印太监。

攀附魏忠贤,就能得到这么多好处,能不攀附?

一个拥有万里江山的大朝廷,皇帝不管事,权力却为一群不学无术的太监所控制,这天下不亡才真是咄咄怪事!

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1627年,崇祯宣告魏忠贤十大罪状,命逮捕治罪,魏忠贤自知难逃其死,随即自缢身亡。

魏忠贤把持朝政多少年(魏忠贤是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图8)

魏忠贤死后仅仅17年,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命后宫嫔妃全部自杀,亲手砍杀自己两个女儿,然后径至景山,吊死在一棵老槐树上,明朝宣告灭亡。

明朝在万历年间,亡相就已初步显现,到了天启时,已经病入膏肓,魏忠贤大权独揽后,清除异己,培植私人,一朝上下,唯太监马首是瞻,人称“九千岁”,各地为他建生饲,马屁声声,结伙营私,党争骤起,一国之利集于一人,吏治走向腐败不过其表,国家走向正向灭亡才是其实。

因此,如果说多米诺骨牌效应,魏忠贤则无疑成了将明朝推向灭亡的最后一张骨牌。

说明朝灭亡于魏忠贤,虽然是高看了他;但他却的确是明朝灭亡的最后一个推手。

当然,明朝早已坏透,不是魏忠贤,就会是李忠贤,反正,是他们最后葬送了明朝。

一根枯死了的树枝,就是上去一只蚂蚁,也可让它瞬间折断。

魏忠贤把持朝政多少年(魏忠贤是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图9)

故历史学家蔡东藩先生在《明史通俗演义》一书中说:“自古以来,无逆阉篡国之理,王体乾、崔呈秀辈,并非效忠明室,不过援情度理,自知难成耳。

然明朝元气,已为魏阉一人,斵削殆尽,魏阉虽未篡国,实足亡国,百世而下,犹播腥闻,不特为有明罪人已也!”

“虽未篡国,实足亡国”,是对魏忠贤最精准的评价。

蔡东藩先生是清末民初人,曾任候补知县,因看破官场,辞官而归,后在清末民初的大变局中,响应时代召唤,著书立说,以书醒世,以书救国。

从1916年开始,蔡东藩埋头写史,用了整整10年时间,从秦始皇写起,一直写到民国九年的1920年,写了2166年的历史,共11部,1040回,650多万字,总名叫《中国历朝通俗演义》,其中就包括上面所说的《明史通俗演义》。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在正史基础上创作,故事非常有趣,语言非常幽默,人物栩栩如生,故一经出版,广受欢迎,不断再版,成为了《二十四史》之外最受欢迎的中国历史书籍。

魏忠贤把持朝政多少年(魏忠贤是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图10)

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说:“蔡东藩作品的最大特色在于他对历史真实的严格追求。他写历史演义,‘语皆有本’,力求其主要情节均有历史记载作为根据。”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评价说:“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

有网友在读到《中国历朝通俗演义》后评价说:“比之正史,蔡著文字通俗,人物灵动,赫赫炎炎的帝王贵胄、青史彪炳的文臣武将、名传千古的文人墨客、不见经传的烈女优伶,都有血肉,有温度,有性格;对嘉言懿行,不吝笔墨,对败德辱行,口诛笔伐,字里行间浸润着作者的傲然风骨。”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理工大学出版社的精装礼盒版,一共六本。之所以推荐精装本,是因为书实在太厚了,总共六本,加起来六千多页,一本就有一千多页,精装本更好阅读一些。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xinzhishi/32102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