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新知识

徐文长是明代三才子吗(徐文长简介及个人资料)

明代三大才子,分别是主持编撰《永乐大典》的解缙,写出《临江仙》的杨慎,还有就是今天的主人翁徐渭。

相较于前两位在历史上的声名远播,徐渭显得名不见经传,甚至有些名不副实,这还得从他命途多舛的一生说起。

【百日丧父】

徐渭,字文长,生于明朝正德年间,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徐渭的父亲曾担任四川夔州府同知,相当于今天的重庆市市长,也算得上是官宦大族。

但徐渭的生母是妾室,他便是庶出,再加上他刚满百日,父亲便去世了,让他在家族中的处境十分尴尬;十岁时,因为家道衰落,徐渭的生母也被逐出徐家,他则由嫡母苗氏抚养。

虽然苗氏对徐渭的教育还算上心,但徐渭青少年时得不到亲生父母的关爱,在家中地位低下,让他的性格有巨大的缺陷,也为他的悲惨人生埋下了伏笔。

【神童在世】

不过,徐渭虽然身份卑微,却文思敏捷,聪颖异常,六岁能读书,九岁能作文,十多岁便享誉远近,时人都称他为神童,将其与东汉的杨修、唐朝的刘晏相提并论。

在这番世态炎凉之中,徐渭一方面孤傲自赏,同时又郁郁寡欢。

等到成年后,徐渭不仅人长得风流倜傥,声音还好听(貌修伟肥白,音朗然如鹤唳),文章也越写越好。

但所作诗文多是愤世嫉俗的作品,还经常在大半夜进行朗读(时常中夜呼啸,宣泄愤慨),确实有些放荡不羁。

徐文长是明代三才子吗(徐文长简介及个人资料)(图1)

【命途多舛】

然而,命运给徐渭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自幼以才名著称乡里的徐渭在科举这条路上却屡次受挫,从二十一岁考到四十一岁。

当惯了愤青的徐渭考了连续考了八次也未能中举,不得不说,在考试这一块,徐渭确实比解缙(三甲第十)和杨慎(状元及第)差了许多,以至于他一度怀疑人生。

在此期间,徐家财产被豪绅霸占,徐渭的妻子又因病早逝,人亡家破,功名不第,生活的苦让本就性格有缺陷的徐渭患上了精神分裂。

【第一幕僚】

嘉靖中后期,海防废弛,倭寇屡屡犯边,侵扰东南沿海。平时喜读兵法的徐渭总算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在为绍兴府守军抗倭战役中出谋划策,崭露头角,引起了抗倭总指挥胡宗宪的注意。

并聘为幕僚,为抗倭大计出谋划策,助其擒获倭寇首领徐海、招抚海盗汪直。徐渭也受到嘉靖皇帝的赏识,续弦张氏,走向人生巅峰。

徐文长是明代三才子吗(徐文长简介及个人资料)(图2)

明军抗倭图

但是好景不长,嘉靖末年,严嵩被罢免,依附于严嵩的胡宗宪也被牵连,最终死于狱中,他原先的幕僚也有数人受到牵连。

此时的徐渭对胡宗宪被构陷而死深感痛心,更担忧自己受到迫害,对人生彻底失望。

加之徐渭生性本就偏激,生活的压力和精神上的双重刺激,让他发疯,最终选择自杀。

但或许是方法选择不当,徐渭竟先后自尽九次未死,受尽折磨。

在又一次精神病发作时,徐渭因怀疑继妻张氏不贞,将其杀死,他因此被关入监牢,服刑七年,最终在好友张元忭等人的帮助下才得以重获自由。

【良师益友】

徐渭出狱之后,先是在苏杭养病,而后游历九边,研究军事边防,随后经戚继光的介绍,被辽东总督李成梁聘为家庭教师,教授李如松兵法。

徐渭与李如松两人一见如故,亦师亦友,成为忘年之交,徐渭也将自己毕生所学以及在浙闽抗倭的实战心得倾囊相授,最终铸就了一代名将。

徐文长是明代三才子吗(徐文长简介及个人资料)(图3)

【潦倒晚年】

徐渭一生不治产业,钱财随手散尽,加之他遗世独立,不肯委于富贵人家,以至于经常断炊,食不定时。

晚年的徐渭回到家乡,只得靠卖字画度日,但手头稍有余钱,便不再出新作品,而是到酒肆豪饮买醉,有时自持斧毁面破头,精神病也日益严重,最终在穷困潦倒中去世,终年七十三岁。

【结束语】

徐渭的一生虽然历经坎坷磨难,但他个性强烈,喜好独创,多才多艺,在文学、书法、绘画、戏曲乃至军事一道都有很深的造诣。

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开创了一代画风,书善行草,能操琴,谙音律,“有明一代才子”名副其实。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xinzhishi/33762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