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新知识

《红与黑》中红与黑的含义(红与黑表达的人生哲理)

人生哲理的诠释:荐读《红与黑》!

军职与圣职的交叠,梦想与现实的冲撞,人性的自尊与自卑,野心与彷徨,用红与黑的色彩描摹“少年野心家”跌宕起伏的人生,这就是法国作家司汤达传世经典《红与黑》。

《红与黑》中红与黑的含义(红与黑表达的人生哲理)(图1)

有人说《红与黑》是西方的红楼梦。当它问世时,社会上就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了,而该书也曾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

司汤达创作《红与黑》时,拿破仑领导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已经失败,他想用自己的笔去完成拿破仑未竟的事业。他要通过《红与黑》再现拿破仑的伟大,鞭挞复辟王朝的黑暗。

今天我们重读《红与黑》时,发现这个年轻人起起伏伏的一生,竟是我们无数人的缩影。在于连的身上,我们读懂了三个人生的道理。

1 拼命读书,才是大多数人成功的捷径

于连这个小木匠的儿子,是个18、9岁的羸弱少年。

他总是不专心看机器的运转,而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看书上面。

对他来说,书本才是他真正的“良师益友”,他在书中获得心灵的宁谧,也从书中汲取向上的精神力量。

也正是凭着这一股子读书的拧巴劲儿,他居然在神父谢朗的门下,仗着惊人的好记性,把一整部拉丁文的《新约全书》背下。

这样骄人的成绩,让他被市长德?莱纳先生看上,招聘他做三个孩子的拉丁文老师。

《红与黑》中红与黑的含义(红与黑表达的人生哲理)(图2)

一个普普通通无依无靠的年轻人,就这样靠读书实现了命运的逆袭。

2 你的虚荣,终将让你不快乐

如果于连一直踏踏实实地工作,也许不久,于连就会结婚生子,过上相对平稳的生活。

但可惜的是,于连心中一直有一种虚荣心在作祟,他骨子里带着点自卑,又有着要命的自尊心,“宁可死上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

这种虚荣,在他和德·莱纳夫人的相处中渐渐显露出来。

当他第一眼见到德·莱纳夫人,他意识到自己“从没见过穿得这么好的人,尤其是一个如此光艳照人的女人,而且还用一种温柔的口吻跟他说话”。

《红与黑》中红与黑的含义(红与黑表达的人生哲理)(图3)

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主动接近德·莱纳夫人,并一度引诱她。但这却不全是出自爱。

而后来他离开德·莱纳夫人,去拼命追求德·拉莫尔小姐,也是出于同样的初衷。

德·拉莫尔小姐的父亲是侯爵,她家世显赫,衣食无忧,又长的漂亮,有很多追求者。正因如此,于连觉得追求到德·拉莫尔小姐,脸上就特别有面子。

在于连的心里,无论是温柔善良的德·莱纳夫人,还是年轻有钱的德·拉莫尔小姐,他诱惑她们、追求她们,更多的都不是出于爱,而是出于一份虚荣。

《红与黑》中红与黑的含义(红与黑表达的人生哲理)(图4)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从始至终,于连内心涌现得更多的是一种征服的欲望,一种复仇的快感,而不是相处的快乐和相爱的幸福。

但肥皂泡哪怕再绚烂,迟早有破灭的一天。

正如亨利·柏格森曾所说,“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3 别让你的人生,毁在冲动里

如果说于连的虚荣埋下了他人生失败的伏笔,那么冲动,就是毁掉他人生的“滑铁卢”。

本来,德·拉莫尔小姐已经深深爱上了于连,而且怀了他的孩子,不顾一切想要嫁给他,不论阶层、地位以及其他种种外在的因素。

德·拉莫尔侯爵还在爱女的坚持下,一再让步,先是给了他们一份田产,又给于连寄去一张骠骑兵中尉的委任状,授予他贵族称号。

眼看于连的野心就要实现了,但意外却在此时发生了。

《红与黑》中红与黑的含义(红与黑表达的人生哲理)(图5)

这一天,德·拉莫尔侯爵收到了来自德·莱纳夫人亲笔写的一封揭发信,揭露了她和于连之间见不得人的关系。

这封信,让德·拉莫尔侯爵震怒,也让于连失去了理智。他立马跳上马车,奔去武器店买了手枪。

他匆匆忙忙赶到维里埃的新教堂,他向德·莱纳夫人开枪,而没有给她任何解释的机会。

冲动的代价,使于连被带到监狱。最后被送上了断头台.

《红与黑》中红与黑的含义(红与黑表达的人生哲理)(图6)

于连,这个曾经满怀理想的年轻人,终究毁在了自己的虚荣和冲动里。

于连的一生,让人唏嘘,让人悲叹,也让人反思。

图书评价

本书通过于连这个文学形象,一方面描述了法国七月革命前夕在人民革命浪潮冲击下的贵族以及中小资产阶级的恐慌情绪;另一方面又塑造了一个出现于社会剧烈变革中的个人野心家的艺术形象,美化了资产阶级的生活观和幸福观。

小说的结构严谨匀称,语言简洁流畅,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与环境紧密相连,作者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冲突和思想感情的瞬间变化,并以此来突出人的个性特征,这是本书最大的艺术特点。被多次搬上荧幕。

正如美国教授费迪曼说:“司汤达的《红与黑》已显示了20世纪小说的方向,进入这本书中,就会感受到只有第一流的心理小说家才能给予的震撼,因为它带给人们的是更富真实感的精神内涵”

同时《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是一首"灵魂的哲学诗”。

作者简介

《红与黑》中红与黑的含义(红与黑表达的人生哲理)(图7)

司汤达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19世纪现实主义的先驱,他在文艺论著中提倡浪漫主义,反对古典主义,主张文学应“艺术的反映当代生活”,反对因循守旧。

他的一生并不长,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学上起步很晚,直到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散文和游记。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xinzhishi/35529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