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新知识

草船借箭的故事简介

草船借箭的故事简介

1、三国时,曹操攻打东吴,孙权和刘备结盟,周瑜因嫉妒诸葛亮便让他在十天内制造出十万弓箭,诸葛亮让鲁肃准备了20只船,在第三天四更去曹军行船去曹军水寨,曹操命令弓箭手射箭,于是诸葛亮便收获20条船上的弓箭,满载而归。

2、三国时期,曹操率领大军想要征服东吴,于是孙权和刘备联合起来对抗曹操。孙权的手下有位大将名叫周瑜,他非常嫉妒诸葛亮的智谋,便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制造出十万支弓箭,谁知诸葛亮说只要三天,还立下了军令状。

3、诸葛亮向前来监视的鲁肃要了20只、30个军士以及一千多个草把子,鲁肃答应了,但是两天过去了,诸葛亮都没有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才请鲁肃一起去船上。这天大雾弥漫,很难见人,到曹军水寨的时候,诸葛亮让船一字排开,命士兵击鼓呐喊,曹操看见雾气浓重,怕中埋伏,便命令弓箭手往船上射箭。

4、直到太阳快要出来,雾要消散的时候,诸葛亮才命令船往回开,这时船上的草把子上插满了剑,20只船,总共超过了十万只。鲁肃将借箭的过程告诉了周瑜,周瑜自愧弗如。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的人物特点

1、诸葛亮:神机妙算,有勇有谋,胸有成竹,从容镇定,以大局为重。

2、周瑜:阴险狡猾,妒贤嫉能,心胸狭窄。

3、曹操:谨慎多疑。

4、《草船借箭》中没有黄盖,除以上三人外只有鲁肃,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

5、《草船借箭》选自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故事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衍生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理很嫉妒。有一天周瑜和诸葛亮商议军事,决定水上于曹军作战,用箭。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立下了军令状.周瑜告诉鲁肃说,他要故意迟延造箭,好定诸葛亮的罪.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借二十条船,每条船要有30名军士,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旁,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鲁肃答应了.前两天诸葛亮都没有动静,到了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上江上取箭.这时江上雾大,天还没亮,这时诸葛亮把船靠近曹军水寨,然后擂鼓呐喊,曹操看不见虚实,不敢轻易出动.只好射箭,就这样,不一会诸葛亮就得了十万支箭,曹操知道上了当想追也来不及了。

鲁肃把借箭的过程告诉周瑜,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

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怎么写

起因是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让他在10日之内赶制10万枝箭;经过是诸葛亮在船上扎满稻草人,在雾天故意靠近曹营,曹军误以为是来袭,纷纷射箭,被诸葛亮的稻草人带回了自己大营;结果是诸葛亮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周瑜气恼万分。

《草船借箭》是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成语草船借箭的含义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由此《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生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xinzhishi/65936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