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新知识

古代十二律是什么(十二律是哪十二律)

今天给各位分享古代十二律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十二律是哪十二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可以记得收藏一下网站吧!

目录:

  • 1、中国传统音乐术语中的“十二律”指的是什么?
  • 2、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分别是什么?
  • 3、“五音十二律”中的“十二律”指的是哪十二律?
  • 4、十二律律名怎么读
  • 5、跪求中国古代的五音十二律的名称是什么?

中国传统音乐术语中的“十二律”指的是什么?

六律(又称“阳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等奇数律,六吕(又称“阴律”)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等偶数律。

所谓平均律,是指将一个八度(倍频程)的音程平均分成若干等份的律制。十 二平均律就是将八度音程十二等分(半音)的律制。

十二律:指古代音律中的十二个绝对音高,是采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在音乐方面,当时人们已经认识了十二律和七声音阶。这十二律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七声音阶是宫、商、角、徵、羽五声和变徵、变宫。

五音与十二律并非是并列关系。中国传统音乐是以中国五声性调式音乐体系为主的,宫、商、角、徵、羽谓之五音,相当于简谱里的12356。

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分别是什么?

1、此事记载在《国语》一书中,《国语》成书于战国初期,约为公元前5世纪。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关于十二律的计算已经相当精确了。十二律的具体名称如下。

2、五音又称五声。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十二律: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

3、五音与十二律并非是并列关系。中国传统音乐是以中国五声性调式音乐体系为主的,宫、商、角、徵、羽谓之五音,相当于简谱里的12356。

“五音十二律”中的“十二律”指的是哪十二律?

1、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共为十二律。《周礼·春官·典同》:“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

2、十二律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分别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这十二律分为阴阳两类,其中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

3、五音指:宫、商、角、徵、羽 十二律指古乐的十二调,包括: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合计为十二律。

十二律律名怎么读

1、按照音高,这十二个律名依次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xian)、仲吕、蕤(rui)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yi)、应钟。只要黄钟的音高确定了,其它十一个音的音高也就明确了。

2、古乐的十二调。古代汉族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

3、拼音:lǜ lǚ 意思:律吕,又称十二律,是古代乐律的统称,可分为阳律和阴律。是有一定音高标准和相应名称的中国音律体系。律吕是十二律的又称,语源出于三分损益律的六律、六吕。

4、律 lǜ ①(名)法律;规则:定~|规~|纪~。②(名)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③(名)旧诗的一种体裁:五~|七~。④(动)〈书〉约束:~己甚严。⑤(Lǜ)姓。

5、)yi(2) ze(2)nan(2) lv(3)wu(2) yi(she)(4)ying(4) zhong(1)比较难的应该就是那个蕤(rui)宾了,读2声,他就是变徵调。参考:杨荫浏(1981/2004)《中国古代音乐史稿》p42,以及在线新华字典。

6、律吕读拼音:lǜ lǚ,律吕是古代乐律的统称,可分为阳律和阴律。是有一定音高标准和相应名称的中国音律体系。律吕是十二律的又称,语源出于三分损益律的六律、六吕。“律”在《说文解字》中记载:“律,均布也。

跪求中国古代的五音十二律的名称是什么?

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合计为十二律。

六律(又称“阳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等奇数律,六吕(又称“阴律”)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等偶数律。

五音:宫、商、角、徵、羽。十二律:一个八度内共有十二个半音,它们的音高标准叫律。古代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黄钟的音高近似于小字一组的f。

这篇关于古代十二律是什么和十二律是哪十二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xinzhishi/67703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