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新知识

圣妙吉祥的意思是什么,妙吉祥这名能用吗

内容导航:
  • 进来看一下,懂得的大师帮翻译一下。谢谢谢谢
  • 拜文殊菩萨应该说什么
  •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 诵圣妙吉祥真实名经有何功德?
  • 谁用过妙吉祥的香?是纯天然的吗?
  • 文殊菩萨是什么菩萨?
  • 进来看一下,懂得的大师帮翻译一下。谢谢谢谢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一、经文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的经文主体共有一百七十颂。此经是由密自在者金刚手启请后,释迦牟尼佛所开示。藏文本是由Kamalagupta以及Rin-chen—bzang—Po所译,后来又由ShongBlo-gros-brtan-pa所校订,今日流通的藏文本至少有二种,局部的译文略有不同。
    此密续的汉译本收集在《大正藏》中有下列四本(编号依次为一一八七至一一九〇):
    1、《佛说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 (二卷),宋施护译。
    2、《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 (二卷),宋金总持等译。
    3、《佛说文殊菩萨最胜真实名义经》 (一卷),元沙罗巴译。
    4、《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一卷),元释智译。
    以上四种译文,长短不同,其主要的共通部分,有一百七十颂,前三译本的颂文译成每句五字,后一译本为每句七字。值得注意的是,第四本的译者名号为[元讲经律论、习密教、土番译主、聂崖沙门释智],表示此译者释智是精通三藏并且修习密教的西藏(土番)翻译师,他翻译时可能是梵文与藏文一起参考,再译成汉文。
    此经的一百七十颂如下:
    1.祈祷十六颂 (一至一六)
    2.回答六颂 (一七至二二)
    3、观察六种性二颂 (二三至二四)
    4.幻网现证菩提次第三颂 (二五至二七)
    5,金刚界大中围十四颂 (二八至四一)
    6、清净法界智二十五颂 (四二至六六)
    7. 不动中围十颂 (六七至七六)
    8、妙观察智四十二颂 (七七至一一八)
    9、平等性智二十四颂 (一一九至一四二)
    10.成所作智十五颂 (一四三至一五七)
    11.赞如来智五颂 (一五八至一六二)
    12.结尾八颂 (一六三至一七〇)
    此中,第二六及二七颂为密咒,第一六三至一六五颂亦为密咒,唯其中部分可以直译其义。因此,若将此密咒完全不计入,则整个经文共一六五颂。
    以下的讨论,以释智的七字译本为主,并依藏文略加订正,使与月官的《广释》一致。
    二、经文解释
    在《西藏大藏经总目录》中,有关《真实名经》的解释及修行仪轨很多,其编号为一三九五至一四〇〇,二〇九〇至二〇九八,二五三二至二五五九等。此中,第二〇九〇号即为月官菩萨的广释,其特色是顺着经文逐句解释,并且以全面的观点,指出密宗的修持方法与各乘的意义。月官于西元六一〇年左右出生,是印度佛教的显密大师。
    一般对《真实名经》的解释,大都将注意力摆在[七中围]的安立,此为生起次第的核心,今略述于下:
    1.大幻化网中围:依据经文第二十六颂的十二个咒字,生出东方十二天女、南方十二波罗蜜多天女、西方十二天女、北方十二明女:并由首二咒字及末二咒字,生出四方佛(不动佛、赞生佛、无量光佛及不空成就佛)及其佛母(法界大自在母、忙忙机母、白衣佛母及度母)等等。此中围的主尊是四面八臂的妙吉祥菩萨。
    2.金刚界大中围:依据经文第二十九至四十一颂,依次代表四佛母、五方佛、十六金刚菩萨、八天女、十六菩萨。此中围的主尊是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
    3.法界体性智中围:以不空成就佛为主尊。
    4、大圆镜智中围:以不动佛为主尊。
    5、妙观察智中围:从经文八十四颂到九十五颂,依次代表五方佛、十六菩萨、释迦佛、梵寂及金刚持。此中围的主尊是无量光佛。
    6、平等性智中围:以宝生佛为主尊。
    7.成所作智中围:以金刚萨缍为主尊。
    以上是依[七中围]来解说此经。月官菩萨则认为整个《真实名经》在于描写妙吉祥智慧勇识这一主尊而已,为了度化根器不同的众趣,智慧勇识以种种中围、种种方法来引导众生灭除烦恼,证得三身与五智。在《广释》中,月官除了逐句解释经文外,还开示二个重要的见解:
    1.在一三五颂[种种乘者方便理]的解释中,分析当时内外道的宗派思想,月官认为:(1)外道的见解堕入断见或常见,故不合理,(2)佛教的声闻乘、独觉乘及唯识宗真假二相的主张皆不究竟,(3)中观宗的[诸法如幻派]也不合理,只有中观宗[极无所住派]的宗义才是究竟,(4)密宗的见解完全相同于极无所住派,(5)密宗与极无所住派的差别在于修行方法上的[无愚、方便多、无难、利根]。
    2.在一四五颂[十六半半具明点]的解释中,月官将当时密宗圆满次第的修法扼要开示出来:先观想外为阎魔父母之本尊形相,内为三脉四轮,而后拙火燃起,气入中脉,明点于四轮融化并领受大乐。故知月官时期已有脉气点的密法实践。
    许多密宗名相之易受误解者,在月官的《广释》中,都可以得到厘清。因此,凡对密宗有兴趣者,值得好好研读这本《广释》 。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广释
    一、礼 赞
    敬礼世尊妙吉祥智慧勇识
    增益损减空,体性大安乐,持乌巴拉及长剑,(1)
    孺童前敬礼,辞广密续中,甚深之龙品,于此我分辨。
    此处我从[怙主世自在]如所听闻而写出。
    二、目的与连系
    对具有通达能力的人,若(觉得此密续)没有[目的等]将不进入,是故:
    一此密续的内容为何?
    二目的为何?
    三最终目的为何?
    四连系为何?
    (答:)
    一内容只是妙吉祥智慧勇识。
    二目的是通达各种乘的意义。
    三最终目的是能证得三身及五智。(2)
    四连系是以方便及方便所生的义相连系而安住。
    此密续是等同虚空的密续一事续、行续、二俱续、瑜伽续、无上瑜伽续及一切续的[解说续],此由颂文[一切本续殊胜主]可明显看出(3),也是一切乘的枢要,此由颂文[种种乘者方便理]可明显看出(4)。
    有很多不同的教典,都从自己的想法方面来解说,彼等对此密续的部份外,并未通达,因为对各自的分别,执为真实之故。
    三、摄 义
    于此,且先解说摄义:一缘起圆满。二密续本身,三随喜。
    一缘起圆满(分三)
    1、眷属 2、大师 3、开示圆满。
    二密续本身
    1、是一字的密续,因为[阿]字为主的缘故。(第二十八颂阿者一切字中胜)
    2、以[外道恶兽皆怖畏]及[诸义三种功德性]开示外道的见解。(分别见第四十七颂及第一四〇颂)
    3、以[于彼四谛宣说者、不还之中复不还。]开示声闻的见解。(第五十颂及第五一颂)
    4、以[引导独觉麟喻理、种种出离中出生。]开示独觉的道与果。(第五一颂)
    5、以[亦种种识具色义、于心与识具相续。]及[具种种色意中生”开示瑜伽行的见解。(第一二三颂及第七九颂)(6)
    6、以[于无二中说无二]开示双运的体性如幻。(第四七颂)
    7、 以[二谛理趣住于中] [住于真实边际中]开示最上安住的意义。(第五三颂、第四七颂。)
    8、以[即是真际无有字]开示无上密咒究竟的意义。(第七七颂)
    9、以[二种资粮积集者]开示积集福德及智慧资粮。(第五七颂)
    10、以[一刹那中正等觉]开示以一刹那忆念圆满生起本尊天。(第一四一颂)
    11、以[金刚吽者吽声吼、器中执持金刚箭、以金刚剑无余断、众持金刚具金刚]开示用三仪轨生起(本尊天)。(第七一、七二颂)
    12、以[金刚坐者具无余]开示生起(金刚)坐。(第一一四颂)
    13、以[胜智灌顶具头冠]开示灌顶的仪轨,及其支分。(第八四颂)
    14、以[一切恶趣悉清净]开示烧尸的仪轨。(第一一九颂)1
    15、以[智火炽炎光显威]开示火供的仪轨。(第一一八颂)
    16、以[静虑支分皆遍知]开示彼等宗义务各的修法。(第一四六颂)
    17、以[亦无支分超于数,即四静虑具初首]开示无相的圆满次第。(第一四五颂)
    18、以[十六半半明点具、普具行相无行相]开示有相的圆满次第。(第一四五颂)
    19、以[大中围者是广大]当通达此一切中围的意义。(第三三颂)
    20、以[正觉遍照大事业]指种性的主尊,开示五种性的中围。(第四二颂)
    21、以[彻妙净住乔答摩]开示释迦牟尼的中围。(第九四颂)
    22、以[怖畏金刚能怖畏]开示怖畏金刚的中围。(第六六颂)
    23、以[忿怒王者具六面]开示六面童子的中围。(第六七颂)
    24、以[哈拉哈拉具百面]开示百面妙吉祥的中围。 (第六七颂)
    25、以[死主害者障之主别开示害阎摩(大威德金刚)的中围。(第六八颂)
    26、以[五面具有五顶髻]开示妙吉祥容颜的中围。(第九三颂)
    27、以[具祥星宿具中围]开示具祥星宿的中围。(第一。四颂)
    28、以[自在之天]开示遍入(毗纽天)的中围。(第一四八颂)(9)
    29、以[天中天]开示梵天的中围。(第一四八颂)(10)
    30、以[天中主]开示带释的中围。(第一四八颂)(11)
    31、以[非天自在]开示罗怙罗的中围。(第一四八颂)(12)
    32、以[天之师]开示木曜的中围。(第一四八颂)(13)
    33、以[作坏]开示净心天曜的中围。(第一四八颂)
    34、以[作坏] (后者)开示罗刹王楞伽十颈的中围。(第一四八颂)
    35、以[自在者]开示摩诃提婆的中围。(第一四八颂)
    36、以[智慧为剑持弓箭]开示妙吉祥智慧勇识本身的中围。(第一五〇颂)
    37、从彼积聚资粮者:由地、道及解脱之门,开示对妙吉祥智慧勇识之赞扬。
    38、以[具禅定身身中胜、圆满报身一切胜、化身即是殊胜身]开示果。(第一四六颂,第一四七颂)
    39、[彼等]以及[五智]与此所摄,当知是广大的赞扬。
    三随 喜(藏文此句略)
    [尊者我等亦随喜] (第一六八颂)
    注1:此段的藏文前二句标出[空乐]。[持长剑]是妙吉祥的名号。
    注2:三身是法身、报身及化身。五智是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
    注3:见本续第一一四颂。
    注4:见本续第一三五颂。
    注5:藏文为[二谛通达者],今改正。
    注6:藏文为[于种种识具相续]。
    注7:藏文此二句互换。
    注8至13:此处的引文依密续本身的次第调整。

    拜文殊菩萨应该说什么

    报父母恩,报国家,报众生恩。求开智慧。利益他人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假设我能再活上100年,也不敢说自己能够解读《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当然我会发愿以后能懂。就我现在的粗浅认识谈一下:
    首先说一点背景,《圣妙吉祥真实名经》是囊括一切佛法,尤其是真言乘的一部经典。所谓真言,并非很多资料中说的念咒、结印、观想那么简单。真言的内涵在于方便与智慧不二。
    其次,真实名经每一颂所说的是诸佛的不二智,有不了义妙吉祥和了义妙吉祥两种,不了义妙吉祥指坛城(中围)中的本尊,了义妙吉祥指智慧的特性。
    然后,经中的咒文指的是能净的道与所净的世间不二,也象征某些本尊以及不二智,简单的来说,我们所在的五浊恶世和清净的密严净土无二无别,如《维摩诘经 佛国品》所说。其他的涉及一些密义不多谈,照着念好了。
    如果有梵本的读音比较好,如果按中文念诵,最好查阅一下古音。括号的意义如下:(引)、(长呼)代表长音,*代表左右字拼接,如“木*公”就是松字,+-代表增删,“如-口+又”就是奴字,(二合)括号前的两个汉字是合音需要连读。

    诵圣妙吉祥真实名经有何功德?

    诸佛菩萨护持你~
    龙天鬼神保护你~
    这是称念诸经,诸佛号之通用功德啊·
    阿弥陀佛

    谁用过妙吉祥的香?是纯天然的吗?

    妙吉祥品牌只做纯天然的香品。厦门市妙吉祥制香技艺传习中心,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省级“非遗”传承人,作为福建省著名商标、厦门市著名商标、省级旅游观光工厂、厦门市科普教育基地,开办有目前国内香行业惟一具备国家合法办学许可和独立法人资格的正规香道师职业培训学校和传习中心,始终致力于各种纯天然养生香品的研发生产与品牌服务、制香技艺的传习与师资培养。

    文殊菩萨是什么菩萨?

    文殊菩萨(梵文:मञ्जुश्री Mañjuśrī),又称文殊师利菩萨、曼殊室利菩萨,亦称妙吉祥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文殊菩萨的名字意译为“妙吉祥”;Mañju,文殊或曼殊,意为美妙、雅致,śrī,师利或室利,意为吉祥、美观、庄严。
    《首楞严三昧经》云:“过去久远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龙种上如来’……国号平等……尔时平等世界,龙种上佛岂异人乎?即文殊师利法王子是。”
    《菩萨璎珞经》曰:“过去无数阿僧祇劫有佛,名‘大身如来’……刹号空寂,正于此处成无上等正觉……尔时大身如来,今文殊师利是。”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授记会》载:“此菩萨自往昔那由他阿僧祇劫以来,发十八种大愿,严净佛国,当来成佛,号为‘普现如来’,其佛土在南方,号离尘垢心世界、无垢世界。”
    《心地观经》说:“三世觉母妙吉祥”。
    《妙法莲华经》
    序品:“往昔日月灯明佛,未出家时有八子,闻父出家成道,皆随之出家。时有一菩萨名‘妙光’,佛因之说法华经。佛入灭后,八子皆以妙光为师,妙光教化之使
    次第成佛,其最后之佛名‘燃灯’,其妙光即文殊也。”可知,文殊师利居八代之首,燃灯佛为释迦世尊之老师,故文殊师利菩萨乃释迦如来九代之祖也。
    《放钵经》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云:“尔时世尊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止,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文殊菩萨,于无数阿僧祇劫前早已是佛,空寂世界的‘大身如来’及平等世界的‘龙种上如来’。在然灯古佛的将成佛时,倒驾慈航为‘妙光菩萨’,
    为燃灯佛说法。释迦摩尼佛成佛时,倒驾慈航为‘文殊菩萨’帮释迦摩尼佛说大乘经典。释迦摩尼佛涅槃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
    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止,为诸众生于中说法。”,据说就是现今中国五台山。未来文殊师利还要在无垢世界成佛,号‘普现如来’。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xinzhishi/69932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