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新知识

桃花峪名字由来,桃花吐名字由来

内容导航:

三皇山的景点、民俗介绍及景区发展

 

三皇庙、沈珍珠庵是三皇山旅游景点之一。三皇庙建在三皇山半山腰峭壁上,是春秋旧中国年间为供奉天、地、人三皇,保佑百姓平安、五谷丰登而建。现在每年仍有数万人登三皇山、观三皇庙。文革时期,庙中的部分建筑被损坏,但玉皇庙洞,朝阳洞仍保存完好。沈珍珠庵是唐代沈珍珠出家的地方,电视剧《沈珍珠传奇》最后说:沈珍珠落幽州范阳,沿拒马河而上,在此出家是沈家庵村名的由来。该庵在文革中拆除,为开发旅游,恢复历史古迹。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风光旖旎,引人入胜。民俗:每年农历的4月初8是古代传统庙会,只是人们单纯的上香祈福、放鞭炮。当天几乎所有的附近村民都会很早起床,准备好瓶子等可以装水的工具,爬大约三小时的路程到三黄山山顶进行祈福。山顶有一个水槽,纯净的大自然之水,每个来此的人都会装一瓶水带回家。这里的人们对这瓶水都是很神圣的对待,他们认为这是万物的赐予。 近年来,随着黄河旅游热的兴起,三皇山桃花峪已成了沿黄旅游带上的重要景区。为吸引更多的游客,景区开发建设速度也随之加快。目前,三皇文化区、仿古卷长城、桃花峪、桃花仙子等景点已对外开放,可为游客提供登高览胜的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标志碑已成为桃花峪的主体景观。景区绿化、百亩桃园、桃源山庄及其它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需要再建昭成寺、桃花源、三皇文化区等项目。景区年接待游客 50 万人次,旅游收入 200 万元,创社会效益近千万元, 2000 年被评为郑州优秀旅游景点三皇山村原名陡山河,位落于山东省莒南县文疃镇四面环山 。风景优美,暂未开发!原生态的山水林木。近年正在积极建设当中。南临毛主席笔下名村厉家寨,大樱桃之乡大山河!

 

 

《春分·春风》最新txt全集下载

 

内容预览:春分·春风滑玉亮是谁?半个小时前报名参选就把陶石盘搞得六神无主了?滑玉亮不是别人,正是陶石盘的姑爷、小蓉的丈夫、大亮的妹夫。两家是至亲,那陶石盘为什么还怕滑玉亮参选?这事说起来话头可就长了。桃花峪主要是由陶家和滑家两大姓村民组成的,两姓人家占了全村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早先这个村不叫桃花峪而是叫陶滑峪,是以两大家族的姓氏命名的。虽然陶滑两家人数众多,却不大团结,形成了两大宗派。有一年,县里有位下乡干部在村里解决陶、滑两户人家的宅基地纠纷,有感于两大家族不和睦,就想把这个村名改了,但一时又想不出合适的名字来。陶滑峪村周围的桃树很多,下乡干部来时是春天,正好赶上桃花盛开,村里村外弥漫着扑鼻的香气。他觉得很可惜,你看这里的自然环境多美丽多和谐,可这里的人怎么就像隔着一堵墙呢?这个陶滑峪呀!哎,陶滑、桃花,下乡干部灵机一动,就把陶滑峪改成了桃花峪。村名确实改得不错,可两大家族的关系还是……

 

泰安哪里有好玩的地方

1、泰安地下龙宫:泰安地下龙宫主打的是底下景观,洞内的钟乳石形态各异,非常的有特点,而且周边也有一些刺激类型的项目供游客们游玩。2、泰山风景区:泰山风景区是我国最出名的山峰,在清晨可以看到最美丽的日出,在下午也能看到最迷人的晚霞,尤其是在冬季更不得了,雾凇奇观毫不夸张的说真的十分漂亮。3、太阳部落:太阳部落是以大汾口文化为主要的推广点,在各类的游玩娱乐项目都有结合史前文化,走在其中体验瞬间能让人感受到不一样。4、南天门:南天门是犹如仙境一般的景点,在整个游玩价值上可以说是相当高的,登山盘道双峰夹峙,在的自然景色上非常值得留恋,南天门分为上下两层,下面是共性的门洞,而上层的摩空阁因为红色的衬托而显得相当的壮观。5、玉皇顶:玉皇顶的特点是非常雄伟,站在最高处完全能有一种回会当凌绝之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非常适合是静静感受一番,其西北方位有一个碑刻是它能作为历代帝王登山祭祀之处。6、中天门:中天门景色十分的壮美秀丽,有着茂密的树木和极美的日出日落的景象,这也是它最能吸引到人的地方,楼阁簇拥更是让中天门显得的独一无二。7、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奇石、瀑布是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最优秀的地方,主海峰999米随处都能见到优美的景色,如十八弯的盘山公路,一泻千里的瀑布,山上观音院、观音阁、太平禅院等佛教点常年都是香火十足。8、红门:红门是庙宇式建筑的最好体现,半封闭的凹形空间有非常明显的高低错落感,其建筑的颜色也颇有一番滋味,绵延的石级非常的悠长,壮美的自然景观更是让人不想走。9、观峰:观峰是非常受当地朋友喜欢的,白天能观赏到在城市感受不到景观,到了晚上静心便能听到大自然最舒心的“乐章”。10、桃花峪:桃花峪是分为上下段的,上段名叫桃花源,而下段则较桃花峪,光从这个的名字就能了解到是个景色非常优美的地方,所以千万别错过呀

桃花岛名字的由来

在五一刚开始的几天,我们单位几个就打算要出去一趟。本来是3号晚上就出发的,结果四个人不是今天他有事情,就是她明天要有约会。好不容易等到5号晚上都有时间了。晚上8点我们驾车出发。在路上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定下来去那里,一个说去浙西大峡谷,一个说要去绍兴。在走上去杭州的高速时定下来为去舟山的桃花岛。在北仑住了一晚,第二天的早晨我们乘渡轮驶向桃花岛。船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行驶着,由于是在内海,那海水还是很浑浊的。一个小时的时间不算长,但我们的心因为想见到那美丽的风景而变得有点迫不急待。第一个去的风景是安期峰风景区。在那里有个美丽的传说:桃花岛的这个名字的由来:其实,桃花岛并不是因为那里盛开桃花而著名,是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秦朝年间,有个名叫安期生的居士,为避战乱,独自划着一只小船,漂流到这个岛屿。他上得岸去一看,风景优美,就决定在这个岛上住了下来。写字,画画画,日子过得很快活。每年桃花水涌进港来的时候,乌贼鱼正旺发。于是,来这里打渔的人就慢慢多了起来。没有多长时间,到岛上来定居的渔民越来越多。人一多,就嘈杂,难免发生磕磕碰碰,争争吵吵。安期生生性孤僻,喜欢清静。这样哄哄闹闹的,他很烦,没办法,安期生打算离开这个岛,另找一僻静的安身之处。数日后,他雇了只小船,准备离岛。临开船前,他坐在海滩边的一块岩石上,看看山,望望海,十分留恋。想想自己在这个岛上住了几十年,现在要离去,心里有点惘然若失。他触景生情,拿出文房四宝,以酒代水磨好满满一砚浓墨,正想提笔写字题诗,小船老大叫了:“快上船吧!再不开船,潮水要错过了。”安期生没办法,只好端起砚台,将墨汁倾泼在岩石上,依依不舍地走了。过了不久,墨汁泼过的地方呈现出许多花纹,好象一朵朵盛开的桃花,任凭风吹雨淋,不见褪色。直到现在,这岛上的岩石中,还留有桃花形的花纹。安期生泼墨成桃花,桃花岛由此得了名,世代相传至今。这就是桃花岛的名字的由来,虽然跟我们的想像中以为这里遍地是桃树的想法有点出入,可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倒也让人对这个小岛添了几许神秘的色。

关于桃花的传说及故事

 

导语:阳春三月,桃李吐艳,粉嫩的桃花实在太抢眼了。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桃花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阳春三月,桃花吐妍,吸引了众多游客。在桃花盛开的时候,年年如此,今年更盛。尤其是双休日,因为去森林公园观赏桃花的游客实在太多,公交车几乎应付不了!

桃花并未列入中国十大名花之列,有句成语叫做“凡桃俗李”,用桃花和李花来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桃花确实很平凡,很普通,但它的可贵之处不就在它的平凡和普通吗?这使我联想起另一句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又何必说话来招引客人呢?只要它有花、有果实,人们照样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的人多了,就能走出一条小路来!

说桃花平凡,它又不平凡。人间百果,只有桃子可称为仙桃;世上百树,唯桃木可称为仙木。传说黄历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圣诞,这一天,王母娘娘要在瑶池举行盛大的蟠桃会,宴请诸路神仙。王母娘娘在天上掌管宴请各路神仙之职,在人间掌管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是天宫中最受尊奉的女神仙。她种的蟠桃最为神奇,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既然桃子是仙家的果实,桃树自然被中国人看作是福寿吉祥的象征。老年人过生日时,做儿女的常送寿桃给老人,以祝老人健康、长寿、幸福。

虽然桃子并不能真的让人长生不老,寿与天齐。但桃子养人却有一定科学依据。自古以来桃子一直是宫廷美容秘方中不可缺少的食材,经常食用能够使皮肤细腻洁白,脸颊红润。有句 谚语 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人们用这句谚语,其本意是比喻自己情操的不俗与追求事物的完美。尤其是男女在选择配偶时,表明自己要么要个好的,要么就一个不要,绝对不将就的意思!但以鲜桃对应烂杏,足见世人对桃子的偏爱。其实,再贵重的水果,烂了都不能吃,为什么独贬杏子呢?小时候常听老人说:“杏伤人,桃养人,李子行里抬死人。”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查了中医养生理论才知道,桃具有补中益气、养阴生津、润肠通便的功效,尤其适合气血两亏、面黄肌瘦、心悸气短、便秘、闭经、淤血肿痛等症状的人多食。相反,杏和李子均不可多吃。杏肉味酸、性热,有小毒。过食会伤及筋骨、勾发老病,孩子过食还极易长疮生疖……

桃树全身是宝,桃花果实为桃;桃核可以榨油;其枝、叶、果、根俱能入药。道家还认为桃树是仙树,桃木有“避邪”的功能。宋代改革家王安石有一首著名的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里所说的“桃符”就是画有神荼、郁垒两位门神的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将桃符挂在门上,据说可以“避邪”。此习俗流传至今,只是时代不同了,在年轻人中间,知道桃符的恐怕已经不多了。

桃木细密坚硬,可作木剑或雕刻。人们用桃木剑镇宅。相传三国时期,曹操因患有头疼之病,找遍了天下名医,怎么看都没全愈,后来据自己的一位军师说,用桃木剑挂家里看看,是不是有什么蹊跷。就派人在中原定做了一把上好的桃木剑挂在室内,果然头疼病不治而愈,而后南征北战,一直带着那把桃木剑,帮助他建立了霸业。《封神演义》中的云中子用来帮助纣王消灭宫中妖气的也应该是桃木剑,小小的一柄剑,差点让得道千年的九尾妖狐妲己显形,可见此剑威力之猛!今天,桃木剑在许多地方仍有销售,价格不菲。

聊了桃树,回过头来再聊桃花,说桃花普通,它又不普通。被孔子誉为“思无邪”的《诗经》中,就有赞美桃花的诗篇。如:《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又《召南•何彼禯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从两诗中引伸出一个成语“夭桃襛李”,用以赞颂新人的年少俊美。以后历朝历代,歌颂桃花的诗篇不计其数,举不胜举。不仅如此,桃树、桃花、桃林、桃园,凡是含有“桃”字的单词成语,常具有正面的意义。人们将世外乐土称之为“桃花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祸乱的“世外桃源”,一个理想的美好世界;人们还将生徒众多的师门叫做“桃李门墙”,用“桃李满天下”来赞美教师,比喻他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而“人面桃花”既用来形容女子美若天仙,又隐藏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说的是崔护清明京都郊游,于一庭院桃花下邂逅一美妙女子。次年再访,物在人去,感叹不已,题一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本来故事到此就结束了,留给大家无限的想象空间,多好!可是中国人有成人之美的习惯,总是希望有情人总成眷属,于是就编了一个大团圆的故事,崔护终于如愿以赏,与那位美人结成了幸福的一对;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作为《三国演义》中一个重要的故事情节,更是家喻户晓,几乎无人不知;诗仙李白在《赠汪伦》一诗中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后世人就用“桃花潭水”来比喻友情深厚……

在众多的有关桃花的诗篇中,唐伯虎的《桃花庵歌》比较特别: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后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使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在这首诗里,唐寅以“桃花庵里桃花仙”自命,表现出一副安贫乐道的旷达胸怀和一种诗酒逍遥的人生境界。他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花落水流,一片自然。将车马权贵视如尖土,将“酒盏花枝”的“贫者”奉为天人,自有傲骨。花间独坐,半醉半醒,自有风流。在桃花诗中独居一格,为后人赞赏!但他装疯买傻也好,放荡不羁也罢,其实都是为了避祸,是对权贵当政的不满和无奈!

去森林公园看桃花,偶有所感,东拉西扯,又写长了!桃花花期很短,所谓:“三月桃花一时红,风吹雨打一场空”。然“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唐朝的那些物—花卉篇之桃花

唐朝中期,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名叫刘禹锡。说起刘禹锡,还有一个小故事。说是有一位女婿到老丈人家做客,女婿本待告辞,突然天降大雨。老丈人挥毫大书四个人名“大禹、姬旦、杜甫、刘禹锡”,女婿一见,大笑不走了。 老丈人故意问他:“贤婿为何留步?” 女婿笑答:“下大雨,鸡蛋、豆腐,留女婿!” 言毕,两人大笑。 昙花一现的“永贞革新”失败后,因皇上无德,将刘禹锡等贤臣流放的流放、贬官的贬官。刘兄被贬到郎州(今湖南常德),当时是个偏远的荒僻地区。刘禹锡经常深入民间访贫问苦,没有被打击所折服,一待就是十年。 这十年,朝廷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人想到刘禹锡是个有用之才,就向唐宪宗建议调他回京城做官。这样,刘兄又回到了长安。然而,他在边荒地区呆久了,对长安的官僚生活反而显得格格不入,刘禹锡为此常常闷闷不乐。有朋友好心劝他去游访京都的一座道观。此观以桃花而闻名,又值春暖花开,桃花怒放。刘禹锡就携友一起游览桃花观。刘兄看到桃花盛开,感到人事皆非,又联想到自己被贬再度返回长安,生活之多艰巨变,不由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一股诗意油然而生,当即挥笔即兴写诗一首《游玄都观》: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别后栽。 刘禹锡的诗本来就很出名,这首新诗一出炉,很快就被到处传诵。有些大臣本来就嫉贤妒能,一直反对朝廷召回刘禹锡,他们聚在一起一琢磨,发现这首诗名虚为写桃花,实为讽刺他们这帮新贵的,就偷偷向唐宪宗打小报告。唐宪宗耳根子又软,就将刘禹锡贬到播州当刺史。播州这个地名有意思,播种的州,今贵州遵义市,遵义就是改变我党我军历史的圣地,不愧是播种了革命火种的地方。 因刘禹锡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八岁小儿,播州穷乡僻壤,难以远行。经宰相裴度说情,唐宪宗又将刘禹锡改任连州刺史(广东连县),他后来又辗转了几个地方,宰相裴度又设法将其调回京城。 刘禹锡回到长安又值暮春时节,他想起了那个桃花盛开的地方――玄都观,于是就故地重游。原先的桃树,由于无人照料,一片狼藉,由此他联想到十多年前那些有权有势的“新贵”们都一个接一个地倒台,而自己仍老来弥坚,仍坚持着当初自己的名节,于是他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的诗: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就是成语“前度刘郎”的出处。 一些大臣听到刘禹锡的诗,认为他又在发牢骚,于是又如法炮制,继续在皇帝面前说他坏话。不久,刘郎又被贬官了。 文人墨客一般都是迁客骚人,十有八九都是“哀民生之多艰”。现在我们聊点愉快的。 差不多与刘禹锡同期有个诗人,名叫崔护。他住在长安,一连考了几次科举,都没有高中,心里很不痛快。(好的是,离考场近,不用每次都背井离乡。) 一年的清明节,桃花吐妍。他独自一人去城南散心,不知不觉走到一个村子,崔护口渴难忍,不由地敲开一户村民的院门,想讨口水喝,开门的是个美貌女子,娇艳的姿容,仿佛桃花盛开,盈盈双眼如秋天湖水,浅浅柳眉宛如苍穹弯月。她亲自为他捧出一碗水,甘甜的水让崔护心旷神怡、久久回味。 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故地重游。他又来到山村这户村名的家门口。但看到门上却上着锁,他的心情非常惆怅,于是在一扇门上题了一首《题都城南庄》的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过了几天,他仍然放心不下,心里一直在寻思:那个美女哪里去了?实际上,他已经深深暗恋上那位山村美女,于是就再次来到山村。有一位老人开门迎接他。当老人知道崔护就是门上题诗的人,便告诉崔护,他女儿自从去年清明之后,茶不思饭不想,得了重病。前些日子,老人带着女儿外出求医,回来时,女儿看到门上的诗,毛病更重了,现在刚香消玉殒。 崔护一听,知道美女也爱上了自己,便要求进去向女子诀别。 他来到卧室,看到那女子容貌如生,如同桃花般鲜艳,只是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崔护顿时泪如泉涌,悲从心来:“你快睁开眼睛,想你的人来了。” 一会儿,居然出现了奇迹。桃花女居然真的睁开了眼睛,又复活了。老人欣喜若狂,就把女儿嫁给了崔护。 崔护得到美女妻子后,居然也非常争气,几番努力之下,终于考取了进士,官运也不太差,官至岭南节度使。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xinzhishi/81747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