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美食

中药材山茱萸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中药材山茱萸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果肉内含有16种氨基酸,另外,含有大量人体老衡所必需的元素。另外,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皂甙原糖、多糖、苹果酸、酒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等成分。其味酸涩,具有滋补、健胃、利尿、补肝肾,益气血等功效。主治血压高、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月经过大老多等症。

山茱萸的成熟干燥果实,去核后即为名贵药材山芋肉。果药入药,为收敛性补血剂及强壮剂;可健胃、补肝肾、治贫血、腰痛、神滚含升经及心脏衰弱等症。其性味酸涩、入肝、肾经。酸涩收敛,有滋肝补肾、固肾涩精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滑泄、眩晕耳鸣之症。

茱萸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成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历代医家应用山茱萸的经验,把山茱萸列为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明目和强身之药。

山茱萸功效多,脾虚、失眠健忘、止汗都吃它

今日重阳,有孝亲敬老、登高望远,赏菊,佩戴茱萸等习俗。早先,只从课本中念到它,具体是什么植物却很不明了,后来方知是一种辟邪驱虫去湿、逐风邪,并能消积食,治寒热的植物。民间有很多关于它治病除瘟的传说,而盛行诗词歌赋的古代,更有很多名人将其入诗,更添旷味。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唐 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特别注释: 茱萸香味浓烈,可入药。中国古代有在重阳节佩戴茱萸以去邪辟恶的风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香坠宽中烂:装有香料的坠子。

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功能补肝培衡肾、敛精、补血,是一味滋补的常用药。在六味地黄丸、肾气丸、左归丸、右归丸等配方中,都有山茱萸的身影。

由于它是一味平补阴阳的药物,所以不论阴虚或阳虚,均可使用。

山茱萸一药,近代名医张锡纯对它情有独钟,并以它作为救急之药。他说:山茱萸能收敛元气,固涩滑脱,振作精神。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张氏曾以一味山茱萸肉挽救垂危的病症。

中药山茱萸功效

补虚固脱

近代医家张锡纯云:“茱萸救脱之功,较参、芪、术更胜哉!”又说:“救脱之药,当以萸肉第一”。山茱萸善补肝,凡人身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故其善治阴阳两虚之喘息、自汗、怔仲、失精、小便失禁、大便滑泻等危重证候。

临症常以山茱萸50~100克煎浓汤服。

滋阴敛汗

肝为厥阴,其虚极之时,可见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或又热又汗之危候。因肝胆相为表里,厥阴肝经之忽热忽汗之症,尤如少阳胆经之寒热往来之候,治疗需补肝滋阴以除寒热。

《神农本草经》谓山茱萸主寒热,其实为肝经虚极之寒热,因山萸肉能敛汗,又善补肝,故用于肝经虚极、元气欲脱之寒热往来、大汗淋漓之症有效。

补肝舒肝

《内经》云:“过怒则伤肝”,肝藏血、主筋。肝伤,气血虚,则筋失所养而筋脉拘急,麻木不仁,伸曲不利而痛。又肝胆中藏相火,肝虚则疏泄失职,相火难以周流全身,以致慎漏郁于经络之间,与气血凝滞而痛。治疗宜补肝舒肝并举,补血活血同施。

《神农本草经》云:“山茱萸主温中,逐寒湿痹。”山茱萸不仅能补肝,且能舒肝通利气血,故临床常用于治疗肝虚所致腿痛,有补肝行痹之功。

收敛固涩

山茱萸具有收敛之功,又兼开通之力,可补肺络及胃中血络,又不致有留瘀之患。久咳不愈而气血上逆之咳血,或肝虚火旺损伤胃络之吐血患者,临床常用山茱萸加龙骨、牡蛎,或加三七粉冲服,常可起到意外之疗效。

中药山茱萸药方例

1、 北芪山萸─固脾益阴

针对情况:

*爱吃肥甘生冷之品,时间久了,脾、肺、肾这几个脏器,难免受到伤害,身体就有可能出现诸多不适,发生久经医药未能根治的病痛。

*有人经过一次大病,或动过外科手术,或妇女生孩子之后,精神体力都久久未能复元,而且病痛比以前更多,容易发生脾虚形成的诸般病症。

*脾虚之人,胃肠多数有消化不良问题,平日多痰,呼吸不时有喘促情状,饮食之后,胸隔翳束不舒,手足冰冷,肢体容易疲倦,入睡后多汗,每晚往往要换一两次内衣。调理此类由于脾虚所引起衰弱病状,如果请医服药,久而未能根治者,不妨试用北芪、山萸肉这两味药材来调理。

药方:北黄芪4钱、山萸肉2钱。

用法:两碗半水,煎取一碗,饭后温服。如试用过三次身体适应,则每天服一次亦无所谓。但有伤风感冒,仍须暂停服用。脾虚而胃肠又有消化不良问题的人,欲求根治,用药时间可能比较长。如果天天煲药感到麻烦,不妨将北芪、山芪肉这两味药,依照上述配量,加重若干倍,煎用浓汁,藏在冰箱里,分作若干日服用,每日早、午、晚服一次,每次用三、四汤羹药汁,调开水服用乃可。这个方法,不但对脾虚多汗之人适用,就是肾气不足,中气虚弱之人不妨试用。

2、治五种腰痛:下焦风冷、腰角无力

药方:山茱萸1两、牛膝1两、桂心3分。上药捣细成为散,每在饭前,以温酒调下2钱,约8公克。

3、补眼明目

药方:龙眼肉、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桑椹子10克。用法:放入碗中,加入鸡腿一只,水适量,隔火炖熟服用,有补眼明目、增强视力功效。

4、治遗精健忘

处方:人参、芡实、麦冬、生枣仁、当归、山萸各3两,莲须2两、熟地5两、山药4两、柏子仁去油1两,远志、菖蒲、五味子各1两。

用法:研末蜜丸,制成药丸,每日5钱,白水送下。

5、肾阴亏损型

症状:小便清沥热,咽干心烦,手足心热,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少或无苔,脉象细数。

治法:滋补肾阴。

药方:六味地黄汤合猪苓汤加减。

药材:熟地8钱、怀山药4钱、山萸肉4钱、白茯苓3钱、泽泻3钱、牡丹皮3钱、大猪苓4钱、飞滑石3钱、阿胶珠3钱(溶化)。

6、肾阳虚损型

症状: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色淡白,神气怯弱,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舌质淡,舌苔白滑,脉象沉迟。治法:温补肾阳,化气利尿。方例:肾气汤加减。

药方:熟附子3钱清玉桂1钱(服)、肉苁蓉3钱、山萸肉3钱、白茯苓4钱、福泽泻3钱、车前子2钱、怀牛膝5钱。

7、骨质疏松症

中西医学理论虽然不同,但对治疗皆有不错之效果,可以互相配合应用。常用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片,贺尔蒙有雌性激素、抑钙激素等。

药方:熟地6钱、山萸肉4钱、何首乌4钱、枸杞子4钱、龟板3钱、杜仲3钱、巴戟天3钱、仙灵脾1钱、山药3钱、胡桃肉3钱、准牛膝3钱、鹿角胶1钱等。另亦可试用中药方剂有:加味青娥丸、龟鹿二仙胶等。

8、起阴汤

症状:阴阳两虚,心气不足

治法:养心安肾,起阴壮阳。药方:人参10克、白术15克、巴戟天12克、黄芪15克、北五味子3克、熟地30克、肉桂3克、远志3克、柏子仁3克、山萸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9、胃下垂肾虚型药方

药方:柴胡25克、香附15克、生黄耆24克、肉桂10克、山萸肉12克、肉从蓉10克、党参10克、甘草9克、升麻9克、炒葛根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一疗程七日后停药数日。若未痊愈则进行第二疗程。

10、明目茶

功效:滋补肝肾、明目、去翳膜。

主治:常服能消减假性近视、弱视、眼睛疲劳、飞蚊症、畏光流泪等。药方:山萸肉4钱、关沙苑3钱、地黄6钱、石决明3钱、石菖蒲3钱、丹皮3钱、金蝉花2钱、蕤仁肉3钱、泽泻3钱、枸杞子3钱、云苓3钱、淮山4钱。

服法:以清水四碗煎至一碗,温服。每日一剂,一疗程七日后停药数日。若未痊愈则进行第二疗程。

11、养血消风汤

症状:脱发

药方:荆芥9克、防风9克、当归9克、何首乌9克、黄芩9克、山栀子9克、白附子9克、菟丝子9克、茯苓皮9克、蝉蜕6克、熟地15克、刺蒺藜15克、甘草6克、蜈蚣一条。

用法:以水煎,内服,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日一剂,一疗程七日后停药数日。若未痊愈则进行第二疗程。

12、治疗失眠方

症状:熬夜、失眠,口干舌燥、腰膝酸软、心烦胸闷、头晕耳鸣。

药材:知母3钱、黄柏3钱、山萸肉4钱、党参3钱、当归3钱。

用法:以水煎,内服,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日一剂,一疗程七日后停药数日。若未痊愈则进行第二疗程。

若未痊愈则进行第二疗程。

山茱萸使用禁忌

凡命门火炽,强阳不痿,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忌服。

《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恶桔梗、防风、防己。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ZhouKan/68793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