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美食

膨化后的玉米有什么作用呢?

爆米花可以说是最容易加工的膨化食品了。在家里自制过爆米花的人都知道,锅里放点油,加入干玉米粒,加热一会就一粒粒爆开了。用微波炉就更简单,有那种纸袋子装的干玉米粒,里面混合了需要的油盐还有香料,放到微波炉里转两分钟就都变成爆米花了。其实膨化食品远不止爆米花一种,几乎所有谷类(大米,玉米,燕麦,荞麦等)都可以做成膨化食品。但要用玉米做爆米花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玉米粒外层包裹着较厚的种皮(厚且能吃),干燥后的玉米粒加热后,内部的 水分在高温下气化膨胀产生了对外的压力,而因为种皮的隔绝作用,内部压力要大达到冲破种皮的阈值才会爆炸开来,爆炸的一瞬间水分带动淀粉迅速膨胀并冷却就成了结构松散的爆米花。玉米是最早做成爆米花的食品,因为实在是太容易发现了,干玉米一加热就成型了。而其他谷类因为谷壳坚硬不能食用,都必须脱壳,脱壳后再加热就无法产生高压环境,像做爆米花一样把其他谷类做成膨化食品就不太可能了。现代食品工业(或者村口小贩)制作膨化食品都是借住了高压锅,利用高压锅产生高温高压环境(温度压力都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否则淀粉会烧糊,或者有爆炸风险),然后迅速打开出口,里面的食物因为压力突然释放而爆炸膨化,就形成了内部松散酥脆的膨化食品。也有利用挤出机来制作膨化面条的,不过原理也大抵相同。电影院里的爆米花在玉米膨化后,根据不通的风味需求,可以通过混合加上糖衣和各种香精香料。爆米花就可以出炉售卖了。附上一张我最爱的芝加哥双重口味爆米花的图片,焦糖味的甜而酥脆,切达干酪味的咸而香醇,混在一起吃真是 让人胖得心服口服啊!!!补充一下,题主把题目重点改成食品工业了,顺便强调“快速”这一点,针对这我简单回答一下。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大型“爆米花”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小店生产的产品特点上不同,面向顾客也不同。小店(包括电影院,咖啡厅)往往是新鲜制作,现做现卖。而如果是大型企业,生产量大,产品从加工到包装出售周期长,产品包装要求高,产品大多也是售往零售店或超市。我不太理解题主所说的“快速”是指哪一方面,如果说大型企业生产爆米花,从原料到成品的时间其实并不可能太短,毕竟分量大,原料传输路线较长,要实现“快速”靠的就是大批量的连续化流水线作业。这一点在所有食品的工业化生产上都是一样的,自己在家做爆米花最快的微波炉转2分钟就好了,而大型企业首先清洗除杂的过程就远远大于两分钟了。从生产的工艺流程上来说,家庭作坊和大型企业完全是一样的,之所以大型企业效率更高产量更大,引用《国富论》里的一句话“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ZhouKan/73029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