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新知识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即将到来,地方如何做好灾害防范工作?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当前我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形势严峻。7月15日,自然资源部召开2023年全国“七下八上”关键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调度部署视频会议,通报了今年上半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体情况和下一阶段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并对主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要求。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665起,造成42人死亡,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86.4%和48.1%,与前五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分别减少70.0%和30.0%。上半年,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59起,避免676人可能因灾伤亡,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即将到来,地方如何做好灾害防范工作?

自然资源部表示,各地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深刻汲取以往灾害事故教训,针对地质灾害风险区管控、预警信息发布和响应、工程建设领域防灾责任落实、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足,着力补短板、堵漏洞,努力避免类似事故灾害再次发生。

为全力做好“七下八上”关键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会议要求,在重点区域方面:要集中力量切实加强县城、重点集镇、学校、医院、敬老院、农家院等人口密集区的地质灾害防范,全力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发生。认真落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在运行和在建工程的防灾主体责任,加强重要交通干线、重大水库库区、工矿场区、在建工地工区、临时工棚和施工道路等重点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同时,加强旅游区防灾工作,热点旅游地区要强化山区道路沿线、旅游景区景点、度假休闲场所等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高度关注三峡库区干支流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突出防范危岩崩塌,强化雨前、雨中、雨后不间断动态排查,落实落细排查监测责任,细化监测预警措施,发现险情要及时通报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为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和旅客提供安全保障。

此外,在重点时段方面:要针对性地做好极端强降雨期间的防灾工作,特别是要紧盯长期连续降雨阶段、旱涝急转阶段和短时局地强降雨阶段,提前预置防御力量,提前转移受威胁人员。要强化夜间防灾工作,动员基层干部群众加强夜间巡查,遇强降雨过程强化值班值守、会商研判、风险提醒和临灾预警,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到村到组到户到人。

会议强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键在落实,重点在基层,面对今年“七下八上”地质灾害防治的严峻形势,各地要强化责任落实,迅速行动起来。加强与相关部门会商研判,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遇紧急情况及时果断启动预案,坚决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切实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加强对已避险撤离人员的妥善安置和管控,坚决避免擅自回流。另外,要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严格遵守应急值守规章制度,做好汛期值班工作安排,拓宽信息获取渠道、简化信息报送流程、提高信息报送效率,确保一旦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能够第一时间上报并组织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吴兴发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xinzhishi/51886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