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人物杂谈

日本可爱吉祥物(日本可怕吉祥物)

  日本可爱吉祥物(日本可怕吉祥物)、本站经过数据分析整理出日本可爱吉祥物(日本可怕吉祥物)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徐代如朱温]近日,日本决定将福岛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消息引发了全世界的批评。把“放射性氚”做成吉祥物就更不能接受了。连日本网民都反对。“做这样的吉祥物有意义吗?是时候做吉祥物了?”吉祥物在日本相当冷门,短短一天就下架了。事实上,日本有很多吉祥物一直备受争议和批评,并引起了“奇异和不寻常”的关注。

  从可爱到另类

  日本是吉祥物大国,每个地区都有吉祥物旅游大使。每次举办活动和比赛,都要设计吉祥物,宣传吉祥物,甚至每个企业、学校等。吉祥物“认可”了他们自己的风格和文化。这些吉祥物大多以“治愈系”、“萌傻”为关键词。比如熊本县的熊本熊,他的表情包和各种周边产品备受追捧,可谓是重量级的网络名人,风靡全球。但是,由于日本的“吉祥物家族”欣欣向荣,出现了一些奇妙、奇特、恐怖的吉祥物,让人感到极其“迷惑”。他们的设计路线往往刻意打破可爱的印象,不走寻常路。

  吉祥物的“另类”不是有人拍脑门的结果。日本专家表示,随着审美和潮流的变化,人们对吉祥物逐渐产生了“逆反心理”,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地喜欢可爱、萌、疗的风格。爱媛县冈崎市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它的吉祥物是一个简单粗暴的家伙,甚至可以称之为丑。——脸上有一个“帮”字形,身上写着一个大“气”代表胸毛,大黑但空洞的眼睛,人是一个离异40岁单身大叔,带着孩子生活。他身高1.8米,浑身散发着土气和阴郁的感觉。据说吉祥物每次在街上发传单或参加宣传活动,都会吓跑围观者或大哭一场,网友们也纷纷吐槽“看起来好恶心!”“做起来感觉很便宜。”尽管如此,冈崎市还是“迷恋它”。当地的宣传人员也表示,冈崎君刚推出的时候就很关注。作为艺术宣传大使,多次接到演出通知,参与电视节目录制。它的创作者自信地解释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制作这个吉祥物的目的是宣传冈崎,也是有重点的设计。比起大家能不能接受,更重要的是宣传。”我的日本朋友似乎明白这一点:“日本的吉祥物太多了,很难被人看到和记住。”

  吓唬孩子是特点。

  很多吉祥物都被日本网友戏称为“吓哭小孩”,比如北海道北斗市的北急北寿司君。乍一看,它就像漫画《机动奥特曼》中的怪物,它的身上长满了可怕的白色丘疹(代表当地的米粒)。白色无神的眼睛和带着诡异笑容的嘴巴,让人感到非常惊恐,以至于被网友说“会犯密集恐惧症”。但是,因为它代表了当地的特产“贝吉贝”以及用它制作的美味寿司,这种看似恶心的生物成为了当地官方吉祥物,拥有众多忠实粉丝。有爱寿司君的网友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什么。太可怕了,我觉得很不走运。但是当我习惯了,我就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可爱。最重要的是寿司君还有一个——的技能,可以把米粒从身上拿下来给饥饿的人吃。他虽然丑,但温柔善良。”

  北海道小樽的丧尸熊,就是丧尸熊。它是蓝色的,破烂不堪,到处都是洞,连棉花都掉了出来,还有很多血渍。它的标准动作是用肠子走来走去,也是“吓哭孩子”的吉祥物。兵库县福崎町的吉祥物川口也是吓得起鸡皮疙瘩:头发长长的,头顶光秃秃的,身上裸露着肌肉组织,背上背着一个巨大的龟壳,嘴巴大张着,样子很可怕。不久前,当地政府举办观光推介时,特意邀请了这个吉祥物。据新闻报道,当时很多孩子被吓哭了,它的恶名甚至传遍了日本,成为很多孩子的噩梦。

  为引人注目而生

  热衷于创造各种吉祥物的日本人,经常会举办人气吉祥物的民调,当然也有讨厌的吉祥物。虽然很多吉祥物都被人唾骂,但还是有很高的关注度。比如奈良的旅游形象大使“钱杜军”,曾经入选“讨厌吉祥物”排行榜第一名的吉祥物,就因为形象怪异可怕而饱受诟病,反对的声音也不少,但也正是因为形象精致,才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刷存在感”是吉祥物的重要任务之一。有一只日本吉祥物Chiitan,以暴力、凶残、存在感著称。被国内网友亲切地称为“千糖”。是水獭,长相甜美,大眼睛大睫毛,腮红充满公主风。很可爱,对人畜无害。但同时也被网友戏称为“不死就不死”的典型。宠物水獭是高知县须崎市的旅游大使。钱塘作为由宠物水獭衍生而来的吉祥物,由于知名度高,影响广,也默认为当地的旅游大使。但后来,因为它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许多危险的视频,比如踩高跷、疯狂追火车、故意头朝下摔倒在半空中倒立旋转等等。虽然吸引了大量的点击量和热度,然而各种“拼命”和过激的行为,却引发了很多问题。须崎市随后澄清“钱塘不是官方吉祥物”,并撤除了宠物水獭旅游大使的身份。尽管如此,千糖在日本仍然很受欢迎。

  更多关于日本可爱吉祥物(日本可怕吉祥物)的请关注本站。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gywm/24948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